在制定教案时,需要考虑时间安排和课堂管理,注重实践操作的教案,让学生在动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下面是28好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中班中秋教案精选6篇,感谢您的参阅。
中班中秋教案篇1
目标:
1、知道阴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简单了解中秋节的来历,知道中秋节又叫团圆节。
2、了解中秋节人们的活动,让幼儿通过品尝月饼、观赏月亮、学习和欣赏歌曲。
3、制作水果拼盘等活动来体验节日的快乐,感受中国人的文化习俗。
4、通过参加中秋节环境创设,感受参与中秋节庆祝活动的乐趣。
环境创设:
和幼儿一起布置中秋的型壁画,其中有月亮的变化、宫灯。
悬挂灯笼,水果图案营造热闹的节日气氛。
展示幼儿在节前观察月亮、绘制出的“月亮变化册”。(事先发放记录单)。
区域活动:开开心心来过节
(1)绘画:提供水果图片,供幼儿绘画之做好吃的水果。
(2)泥工:橡皮泥,供幼儿制作月饼。
(3)美工:提供各色彩纸、胶水、绘画笔供装饰节日的`灯笼。
(4)制作灯笼:运用空瓶子、彩色胶带、色纸、粘贴素材,做一个灯笼。
家园共育:
有条件的家庭,晚上带着孩子一起观赏中秋的月亮,并讲一个关于月亮的故事或教给幼儿一首有关月亮、中秋的古诗。
与幼儿一起准备一个灯笼,最好什同制作的。
督促幼儿节前节后连续观察月亮,并记录月亮的变化。
中班中秋教案篇2
活动:
中秋节
来源:
"中秋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佳节之一,每当"中秋节"来临之前,商场里的月饼、灯笼琳琅满目,孩子们对此变化也有所察觉,也有孩子会带灯笼来园玩,日常交谈中也开始涉及到"中秋节"的话题,为此,老师引导孩子开始了这一佳节的活动。
目标:
1、知道阴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有关的习俗,加深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
2、了解中秋节人们的活动,通过品尝月饼、观赏月亮、学习歌曲、欣赏中国结等活动来体验节日的快乐,感受中国人的文化习俗。
3、乐意参与活动,愿意美术、舞蹈等艺术形式来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
4、通过观察、动手操做、品尝月饼活动,体验在集体活动中交往、合作、分享的快乐。
预知思考网络:
1、查一查,听一听:
来历——中秋节、团圆节、丰收节;习俗——各地习俗(如:北京地区"送兔爷")
2、做一做,看一看:制作月饼;装饰"月亮";制作"月亮";给亲人祝福
3、尝一尝,说一说:
品尝月饼——种类、味道、制作(外形、材料);茶——茶文化(来源、茶道)、种类(名称、颜色、外形)、作用——(保健、治疗、休闲、工业)、参观茶叶店
4、讲一讲,唱一唱:
中秋节的祝福、中秋节的古诗、中秋节的故事(嫦娥奔月)、中秋节的音乐、赏月(月亮的秘密、月亮是什么样子的?——月圆、月缺)
环境创设:
1、墙饰:
收集图片、幼儿作品布置"各种各样的月饼"、"月亮的变化"、"不同的茶具"、"各种各样的茶"、"茶道表演"等墙饰。
2、各活动区:
美工区:提供各种材质的纸、模具、牙签及各种基本材料等让幼儿进行"装饰月亮、茶壶"、"制作月饼、茶具"等活动。
阅读区:收集相关的图书、图片、广告画资料,供幼儿阅读与讲述。
益智区:各种月饼及月饼盒实物、各种茶叶实物、多种塑料刀叉等,可引导幼儿进行"茶的作用、形状"分类统计;观察茶叶在水中的变化过程等。
角色区:收集各种茶具、茶叶、月饼盒等实物进行扮演。
家长工作:
1、与孩子一起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中秋节的来历,讲讲一些相关的传说;在过程中可与孩子介绍中国其他的传统节日。
2、和孩子一起收集各种各样的茶叶、茶具的实物及图片,从中了解相关的知识。
3、协助孩子一起完成活动中相关的调查表,带孩子观看或学习茶道表演艺术。
教学反思
通过开展《中秋节》的活动,幼儿在体验中加深对中秋节的认识,了解一些有关中秋节的基本知识,幼儿对此活动较感兴趣,在活动中,发现我为幼儿提问的资源不够丰富。例如:在活动时,有小朋友问:“老师,月亮到底是什么形状。”如果课前我能准备月球仪或课件。这时就可以出示月球仪或课件,向幼儿展示并介绍有关月球表面的状况以及宇航员登上月球的情况。激发幼儿探索月球乃至宇宙的欲望。
中班中秋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
2、愿意在集体前大胆表述,乐意和同伴分享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中秋夜圆月图片、《中秋节的来历》动画视频、中秋节相关习俗的图片
材料准备:月饼
活动过程:
出示中秋节夜景的图片,引导幼儿发挥想象。
——你们猜猜,月亮上都有什么呢?
播放《嫦娥奔月》的动画视频,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有关传说。
——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后,西王母送给后羿什么东西作为奖励?
——嫦娥吃下仙丹后,飞到了什么地方?
——月亮上除了嫦娥,还有谁呀?
出示各过中秋节习俗的照片,引导幼儿了解中秋节的习俗
——中秋节人们一般会干什么呀?
——除了吃月饼、赏月,你还知道什么中秋节的习俗吗?
教师请幼儿吃月饼,感受中秋节的快乐
——老师今天给大家准备了一些月饼,我们一起来分享品尝吧。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
在阅读区,投放中秋节相关的绘本,幼儿可以自行阅读,并与伙伴讨论故事内容。
附【故事、传说】
中秋节的来历
很久很久以前,天上同时出现了十个太阳。天气变得很热很热,太阳晒干了河流,小花小草也都枯死了。
有一个叫后羿的`人,为了受苦的人们,勇敢的射下了天上的九个太阳。西王母十分欣赏后羿的勇气,送了后羿一颗仙丹作为奖励。后羿只要吃了这个仙丹,就可以飞到天上住。可是,后羿舍不得离开嫦娥,就让嫦娥把仙丹收了起来。有一个坏人知道了这件事,想抢夺仙丹。他趁后羿不在家,冲进了后羿家里。为了不让坏人得到仙丹,嫦娥没有办法,只好自己吃下了仙丹。吃下仙丹后,嫦娥发现自己飘了起来,还越飘越高,向天上飞去。嫦娥舍不得后羿,于是飞到了离地面最近的月亮上住下。月亮上一个人都没有,只有一只不知道哪里来的小兔子陪着嫦娥。从此以后,后羿都只能在夜里,望着月亮思念嫦娥。
人们听说了这件事,都在自家的院子里摆上香案,放上嫦娥喜欢吃的食物,在月亮下祭拜嫦娥,祈求后羿与嫦娥可以早日团圆。也祈求自己的家人平安喜乐。从此以后,中秋节赏月、拜月、祭月的习俗也慢慢流传了下来。
兔儿爷
兔儿爷是中秋节期间,给孩子们玩耍娱乐的一种泥塑玩具。
兔儿爷是北京的吉祥物,平安的守护神,深得北京人的喜欢与尊敬。
关于兔儿爷的来历有一个神奇的传说故事:
古时候,老北京城里发生了一场奇怪的瘟疫,几乎家家都有人染上了重病,一旦病了就无药可医,郎中们一个个束手无策。一时间京城的老百姓死难无数,到处是一片凄惨的景象。
嫦娥在月宫里看到此情景,心里十分难过,就派月宫中捣药的玉兔下界去为百姓们治病。得了嫦娥的令旗,玉兔变成了一个白衣郎中怀抱着玉杵和药臼来到了民间。
老百姓不知道玉兔的来历,都忌讳玉兔的一身白衣,不愿意给他开门。机灵的玉兔就来到庙里借了神像的一身盔甲衣装穿上,这下老百姓感觉玉兔像下凡的神仙,纷纷打开家门迎接他。
玉兔挨家挨户地走,很快治好了很多人。
为了尽早结束老百姓的苦难,地上的老虎、大象、梅花鹿、天上的麒麟等各种动物们都来帮助玉兔,日夜载着玉兔东奔西走,玉兔在大伙的齐心帮助下很快消除了京城内外的瘟疫,回月宫去了。
北京城的老百姓感激玉兔的恩德,就请能工巧匠用泥塑彩绘做成玉兔的样子供奉在堂前,尊称为:“兔儿爷”,逢年过节或有喜事的日子会摆上新鲜的果蔬五谷供奉祭拜,在老百姓心里兔儿爷会保佑全家平安吉祥,是幸福平安的守护之神。
中班中秋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及双手运活动,是幼儿熟练地掌握全盘拨数,快速地拨出三位数以内的任何一个数。
2、巩固复习一位数三笔数直加。
3、培养幼儿对一位数两笔数直加的心算能力。
4、培养幼儿对珠心算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果树三棵,分别挂有苹果,梨子,桔子等。果树的背面或后面贴有数卡
2、果盘(内装果子)
3、画有算珠的图片若干。(图片背后有数字)
4、音乐。
5、大算盘三个 。幼儿每人一个小算盘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幼儿坐汽车来到果园里(听音乐做律动)
师:今年是个丰收年,果树上结满了果子,我们一起来摘果子吧。
2、活动小手:复习凑数,替数。做手指操。
(二)基本部分:
?教师从果盘中拿出果子。 幼儿迅速读出果子后的数:257835789462193837652978等
2、果子很多,小朋友请用算盘表示出来
摘苹果复习全盘拨一位数2478
3、个别摘梨子并请三个幼儿上来用大算盘拨两位数2738556791等
4、出示画珠图片 简介画珠上的个位档 十位档 百位档 并请幼儿读出画珠上的三位数,然后用算盘拨出来125301423978886
5、做游戏:小手小手在哪里 让幼儿放松(听音乐做动作)
6、复习一位数三笔数直加
简介加法的含义,加法就是越加越多
请三个小朋友上来比赛,看谁算得又快又对
6 3 2 1 8
1 5 5 7 1
1 1 2 1 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心算:介绍心算的意义
教师出题幼儿快速抢答
2 5 36 2
5 4 1 2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分组游戏
(三)结束部分:
1、猜谜语:大树林中一条河,河上河下两群鹅,多的倒比少的少,少的倒比多的多
2、讲学习珠心算的意义
3、坐汽车回家去了(听音乐开汽车)
中班中秋教案篇5
设计意图:
中秋节对中班的幼儿来说还是比较陌生,本次活动设计主要是让幼儿初步感知一些中国民俗文化,从而激发幼儿对民族文化渊源的喜爱与认识。中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具体直观形象,所以本次活动通过听故事,吃月饼和欣赏音乐,使孩子对中秋节有一些认识。
活动目标:
1、知道中秋节的来历、习俗。
2、体验与同伴一起过节的'快乐。
3、让幼儿了解节日的由来,感受节日欢乐的气氛,一起欢度节日。
4、运用物品特征与谐音学说祝福语,体验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5、体验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活动重难点:
知道中秋节的由来,以及人们对传统节日的喜爱与向往。
活动准备:
有关中秋节的图片,月饼(每人一块)、多媒体。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提问: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吃月饼吗?
2、你们知道什么时候吃月饼吗
二、基本部分
1、出示图片,请小朋友一块看一下图中都有些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
2、接下来,老师给小朋友们讲一个故事,小朋友们仔细听,听完之后,请小朋友说一说为什么要吃月饼(故事开始,从前)
小结:明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中秋节是家家户户团圆的日子,大家一块过中秋节,吃月饼、赏月。
3、教师宣布中秋节的活动开始了,首先,给每位幼儿一边吃月饼,一边听音乐。感受与同伴在一起过节的快乐。
4、音乐停止,教师同幼儿再一次说出“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也希望小朋友回家后把这个故事讲给自己的家人听。
5、中秋节的活动结束。
三、结束部分
小朋友今天是不是过的很开心呀,晚上回家后跟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块赏月。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设计幼儿已经知道了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有许多小朋友都表现的很被动,所以,这类活动应放在中秋节前后来搞更能加深对节日的概念,以及深入到活动当中。
中班中秋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知道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月饼是该节日的特色食品。
2.感受与同伴共同品尝月饼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几种形状、包装、口味不同的月饼。
2.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小朋友们,过几天就要过节了,你们知道要过什么节吗?(幼儿回答,引出中秋节)
二、主体部分
1.出示月饼,引出中秋节的特色食物。
教师:这是什么?我们什么时候吃月饼啊?
教师:我们来看看书上的'画面,你会想到什么呢?中秋节都有哪些习俗呢?(让幼儿知道中秋节是中国人自己的节日,过节时全家要团圆,吃团员饭,一起赏月、吃月饼等)
2.幼儿了解中秋节的传说及特色食品。
教师:你们知道中秋节有什么传说吗?(教师讲述故事)
教师:那你们都吃过哪些味道的月饼呢?月饼都有哪些形状的?(教师介绍一下自己带来的月饼盒的形状、颜色及画面内容)
教师:你们知道这些月饼盒上画的是什么意思吗?(让幼儿了解月饼盒上的中秋情节)
3.月儿品尝月饼,知道月饼的口味。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月饼,等会分给每位小朋友尝一尝,吃了月饼之后要告诉老师和其他小朋友你吃的月饼是什么味道的?(教师分发月饼)
教师:好了,月饼好吃吗?现在我要请小朋友来说一说了,你吃的月饼是什么味道的?你还喜欢吃什么味道的?(幼儿回答)
三、结束部分
教师:今天我们了解了中秋节的传说,还知道了中秋节的特色食品。最开心的是,我们还品尝了味道不同的月饼,月饼有很多不同的口味,老师没有全部带来,不过过几天就是中秋节了,小朋友们在家里过节的时候,可以边赏月边吃好吃的月饼哦!
中班中秋教案精选6篇相关文章:
★ 中秋幼儿教案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