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写好教案对我们开展教学任务有很大帮助,教师在撰写教案时,要克服形式主义,下面是28好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骑牛牛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骑牛牛教案篇1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课文中的生字词语。
一、揭示课题、解题。
1、板书课题。
2、指名借助拼音拼读课题。
3、简介陈毅: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担任过上海市市委书记兼市长、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经理兼外交部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职务。
4、过渡。
二、初读指导。
1、轻轻读课文,读后仔细看书上的插图,找一找课文中的哪些语句是写图上内容的,把他们画出来。
2、再次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自由拼读,并想一想它们的意思。
(1)揭示生字词:
母亲 元帅 故乡 多少 今天 应该
陈毅探母 询问 一盆 五十岁 替
(2)指名拼读生字词。重点指出前鼻音的字和后鼻音的字。
(3)有哪些生字的意思已经懂了?同座相互交流。
(4)教者抽查。
3、默读课文,给各自然段加上序号。
三、作业
1、读拼音写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陈毅和母亲之间的亲情,懂得要像陈毅那样 孝顺长辈。
一、复习检查
1、朗读生字词:故乡母亲多少应该今天
2、写出意思相反的词语:多( )小( )
3、朗读课文。
二、精读训练
1、出示练习题,要求口头填空。
(1)第一自然段写陈毅元帅知道母亲生病后,( )。
(2)第二自然段写陈毅( )询问母亲病情,替母亲( )。
(3)第三自然段写陈毅说,替母亲洗衣服是( )的。
2、教师:陈元帅是很孝顺母亲的,请画出课文中写策划难以元帅孝顺母亲的语句,说说你为什么要画他们,
学生发言,肯定如下答案:
“赶回;一……就……;一边……一边……;你也五十多岁了,还……。”
3、继续自由读课文,读后口头填空。
陈毅元帅知道母亲生病了,立即()。一进家门,就(),还替母亲(),他是一位()。
三、作业
1、练写生字。
元少今母乡应该故
2、用下列生字组词。
母( ) ( ) 故( )( )
乡( ) ( ) 今( )( )
3、读一读,再用“一边……一边……”说一句话。
4、正确流利、有个感情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12、陈毅探母
一、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的生字,认识新偏旁。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陈毅和母亲之间的亲情,懂得要像陈毅那样孝顺长辈。
二、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力,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认识生字,并会写。
三、教学准备:
教学软件、生字卡片、光盘
四、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指导学生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巩固课文内容。
一、复习检查
1、读一读,再用“一边……一边……”说一句话。
2、有感情朗读课文。
二、生字指导。
1、记忆字形。
揭示本课生字,自主学习,看谁能够想到好的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结合学生发言,归纳记忆字形方法。
(1)猜谜法:
少:“步”字去掉“止”,加上一点、不多。猜一个字:少。
应:“兴”字去掉“八”字底,走进“广”字里。
(2)部件法:
元:二和儿,合成“元”。
故:十、口、反文旁,“故乡”“故事”长。
乡:绞丝去一提,加撇变成乡
2、指导写字
(1)自主学习,看看写这些字的特别注意点是什么。
(2)学生发表意见后,教师特别提醒。
3、学生描红。
三、作业
1、写出带有下列偏旁部首的字。
人( )( )( )
2、把生字和音节连起来。
骑牛牛教案篇2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说的是一位技术高超的骑牛比赛中的精彩表演给予人们的启示。高超的技术是靠长期刻苦锻炼得来的。全文共三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只一句话,讲南美洲人爱看骑牛比赛。第二自然段具体写一次比赛的场面。第三自然段写一位技术高超的骑手对一个献花的小姑娘提问的回答。理解的重点是骑手说的话。课文配有生动的插图,可以帮助学生领会课文内容。
二、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过程与方法”目标:
借助课文语言材料,通过朗读课文,懂得高超的技术是经过长期艰苦努力得来的,只有不怕吃苦,经得起摔打,才能学到真本领。
“情感与态度”目标:
从小就要刻苦努力,不怕吃苦,要有不怕摔跌的勇气,努力学习真本领。
三、教学重点、难点:精读课文第三自然段,领悟课文所蕴涵的道理。
四、教具准备:卡片 田字格
五、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地朗读课文。
教学设计: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7、骑牛比赛 指名拼读、领读。
2、简介南美洲:地球七大洲之一,位于西半球南部。
二、初读指导:
1、提出要求:轻轻读课文,读后仔细看两幅插图,说出它们的意思。
2、自由读课文,要求:
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读通课文,着重读好长句子。
标出自然段序号,想一想各自然段的内容。
3、检查自渎情况
出示生字词,自主认读,指名认读。
特别 观看 技艺 热烈 一束 这位 南美洲 兴致勃勃 只有 高超
尽管 掌声 献上 曾经
自主学习,交流记住生字的办法。
结合学生发言,小结记住生字的办法。
部件法 观:又 见; 位: 立; 特:牛 土 寸; 技 支。
形象法 束:“木”字中间加个“口”,就像用根绳子把“木”头捆扎起来一样。
“热闹”由教师分析字形。
自主学习词义
哪些词语的意思已经懂了,互相交流。
特别:与众不同。
观看:“观”就是“看”。“观看”的意思就是“看”。
热烈:兴奋激动。课文指掌声响,鼓声的时间长。
兴致勃勃:兴趣特别浓。
指名朗读课文。
重点检查生字词的读音。
指导读好长句子。
说说各自然段的内容。
第一自然段写南美洲人特别爱看骑牛比赛。
第二自然段写一次骑牛比赛的情况。
第三自然段写一位小姑娘和一位技术高超的骑手的对话。
三、作业
1、练写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懂得要有高超本领,必须经过长期刻苦的努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热烈 技术 特别 观看 一束
2、读第二自然段中的两个长句子。
二、精读训练
1、出示练习题,学生自主学习。
口头填空
南美洲人( )爱看骑牛比赛。一天,赛场周围( )了人,大家在
( )地观看比赛。
想一想:什么叫做“技艺高超”?从什么地方我们可以看出这位骑手技艺高超?他为什么能够机翼高超?
2、自由读课文,读后互相介绍读懂了什么?
3、检查自渎情况
指名口头填空
(依次为:特别 挤满 兴致勃勃)
我们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南美洲人特别爱看骑牛比赛呢?
(挤满—看的人多,兴致勃勃--兴趣特别浓。)
第二自然段一共几句话?/article/各写的什么?
(共四句话,第一、两句写观众。第二、三两句写参加比赛的骑手的情况。)
第一、四两句全班齐读,第二、三两句分别男生组、女生组齐读。
教师讲“技艺高超”是本领特别高,超过一般人的意思。
体会“好几个”不止一个人;“只两三秒钟……”说明时间很短。写这些骑手的技艺不高。
小姑娘向技术高超的骑手鲜花并且问他为什么没摔下来的时候,骑手回答的话是什么意思?
(板书:曾经摔下来上千次 技艺高超)
骑手的话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学生发言后板书:要想有高超本领必须长期刻苦努力。
4、朗读课文。
三、作业:
1、读下面的几组句子,比较它们的不同。
小姑娘给一位骑手献上一束鲜花。
小姑娘给一位骑手献上一枝鲜花。
全场响起了掌声。
全场响起了热烈地掌声。
大家观看比赛。
大家在兴致勃勃地观看比赛。
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练习朗读。
2、指导写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读下面的句子,把括号内不正确的拼音画去。
(1)一只只羊儿蹦蹦跳跳地出了羊圈。
(2)只有一个骑手技艺高超。
2、比赛时这位骑手为什么没有从牛背上摔下来?
3、“曾经从牛背上摔下来上千次”是什么意思?
(吃过许多苦,摔下来再跨上牛背,再练,反反复复,才有今天的成功。)
二、指导朗读
1、各自练习朗读课文,重点注意读好轻声。互相检查、纠正。
2、讨论:在一般情况下,哪些地方应该读轻声?
学生发言后教师小结。
(1)助词:的、地、得。如热烈的掌声 兴致勃勃地观看 他们都跑得比我快
时态助词:看、了、过。
自主朗读,继续体会轻声。
三、写字指导
束:独体字,为了写得居中,“竖”要写在竖中线上。
观:左右结构。左低右高。
注意左边“又”的第二笔是“点”,右边是“见”字。
技、位: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热、烈:上下结构。
特:左右结构,左边注意与“牛”字比较。
作业
1、照样子按笔顺描红。
2、回答问题:比赛时这位骑手为什么没有从牛背上摔下来呢?
板书设计:
7 骑牛比赛
骑手 牛 结果
好几个 野性大发 两三秒钟就摔下来
一个 疯狂蹦跳 还是牢牢骑在牛背上
曾经摔下来上千次 技艺高超
(要有高超本领必须长期刻苦努力)
骑牛牛教案篇3
教学要求: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讲述课文故事。
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懂得高超的技术是经过长期艰苦努力得来的,只有不怕吃苦,经得起摔打,才能学到真本领。
重、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重点是第3自然段骑手所说的话。
课时划分: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3、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
4、师简介南美洲的骑牛比赛。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读课文,画出本课的生字词,重点读一读。
3、检查自学效果。
(1)自读生字词。
(2)正音。
翘舌音:术、束、洲、致、超、掌。
平舌音:曾
后鼻音:掌、曾
边音:烈
只:能用它的两个读音分别组词吗?
(3)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4)把生字词带入课文中再读一读,碰到长句子多读几遍,要求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5)检查读书情况。
4、出示长句子,指导朗读。
好几个骑手/骑在野性大发的/公牛背上,只两三秒钟/就摔了下来。
5、指导停顿,领读、练读,指名读。
6、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
7、再读课文
(1)再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其它同学边听边想:每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3)生互相交流。
(4)齐读课文。
三、教学生字
1、读生字卡片,巩固字音。
2、引导用笔顺表,自学生字的笔顺。
3、反馈检查。
4、你用什么办法记住了这些生字?
5、指导书写。
“术”、“末”:中间的竖要写直,而且都要写在竖中线上。
“热”、“烈”:下面的四点底要写得宽一点,能托住上面的部分。
“特”、“观”、“技”、“位”:要写得左窄右宽。
生描红、临写,师巡视指导。
教学后记:“热”、“烈”两个字很难掌握,读长句停顿不够。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讲述故事。
2、懂得高超的技术是经过长期艰苦练习来的,只有不怕吃苦,经得起摔打,才能学到真本领。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认读生字卡片,口头扩词。
2、齐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
1、指名读第1自然段。
(1)“特别”可以换成什么词?
(2)把这喜爱之情读出来。
2、自读第2自然段。
(1)读完后,你有什么感受?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南美洲人特别爱看骑牛比赛?
(3)挤满了人兴致勃勃指导读词
(4)谁能读出人们爱看骑牛比赛的那种感情?
练读,指名读,评议。
(5)从哪里看出这个骑手“技术高超”?
a、看图理解:疯狂、上下蹦跳、牢牢。
b、再读两、三遍,体会“技术高超”?
c、不管是看他自己骑车的情况,还是拿他跟别人比,我们都会发现他的技术很不一般,这就是技术高超。这个人的技术为什么会这么高超呢?师范读第3自然段。
3、自读第3自然段。
(1)这个骑手是怎么回答小姑娘的问话的?
(2)谁知道这句话的意思?
只有……尽管……他还是……
小姑娘……我曾经……上千次……
(3)男女生分读句子,说说“上千次”说明什么?
(4)你从骑手的话中知道了什么道理?
学生自由讨论,自由说。
4、指导朗读
(1)小姑娘的话读出兴奋、惊奇的感情;
(2)骑士的话要读得沉稳、有力、亲切。
5、范读
6、生赛读,评议
7、讲述故事
8、齐读课文。
(1)这么好的课文,应该牢记在我们脑中。
(2)愿意把这个故事讲给同学听吗?
(3)同座位互讲。
9、指名讲。
三、总结课文
1、学完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讨论后,出示,练习填空。
高超的本领是经过()得来的。只有(),才会有()。
板书设计
7、骑牛比赛
教学后记:
1、学生能够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不同的语气。
2、通过学习课文学生懂得了高超的的技术是经过艰苦训练努力的来的。
3、“热烈”学生较难读准字音。“洲”“勃”“献”“管”这些字学生交难认读。
骑牛牛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借助插图、想像等方法了解关键生字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骑手技艺的高超;内化课文语言,并能“跳”出教材,看图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骑手精湛的技艺;感悟人物品质,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像骑手一样善于积累经验,具有顽强、超人的勇气和胆量,以及坚持不懈的。
3、学习根据课题、抓住关键词来质疑,并运用读、想、找、议、问等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品味课文语言,感悟骑手形象。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骑牛比赛的图片及文字资料。
设计意图:
阅读教学的紧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发展语感。因此,阅读教学的整体框架必须以培养学生的语感为核心,以指书活动为“经”,以字词句的训练为“纬”;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必须坚持“重感悟,重积累,重运用”。基于以上思考,本课时的设计主要分成四大版块:一、设境激趣,触发语感。课始,教师由学生熟悉的“比赛”入手,通过谈话、交流和教师的介绍,让学生一下子进入课文情境,努力做到“课伊始,趣已生”。二、充分诵读,激活语感。在读中整体感知骑牛比赛的精彩与激烈。三、潜心品读,积淀语感。紧扣描写骑手技艺精湛的语句,借助图片、文字资料,丰富学生的表象。运用想像、比较等方法反复品味词句,从而感悟骑手形象,并将一些规范、精彩的词语、句段积淀在自己的语言系统中。四、抒情表达,丰富语感。看图用自己的语言具体描述骑手高超的技艺。
教学流程:
一、设境激趣,触发语感
1、同学们,你们参加过比赛吗?(板书比赛)参加过什么比赛?结果怎么样?
*赢第一名赢了以后心情怎么样?
第二……名想得第一名吗?你准备怎么做?
*输失败是成功之母,只要你不断努力,刻苦练习,相信你一定能获得成功!
2、今天,老师带你们去看一场别出心裁的比赛,是什么比赛呢?(板书骑牛)
(1)读题
(2)读了这个题目,你的心中产生了哪些疑问?
*在哪里?
*这场比赛怎么样?(你能抓住关键词“比赛”来提出问题,很好!)
*结果怎么样?
*为什么比骑牛而不是骑马?(你的观察力很强,能发现与众不同的问题!真棒!)
(3)小朋友们真会提问题,那么骑牛比赛在哪里举行的?通过预习,你了解了吗?
(4)出示“南美洲人特别爱看骑牛比赛。”
*简介南美洲
*你能把南美洲人特别爱看骑牛比赛的感觉读出来吗?(指名读齐读)
(5)那么,这是一场怎样的骑牛比赛?结果又如何?这两个问题我们怎么解决?是老师告诉你们,还是……(板书读找想)
二、充分诵读,激活语感
1、请同学们带着这两个问题,大声地读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2、这是一场怎样的`骑牛比赛?(精彩)的骑牛比赛
激烈
引人入胜
3、的确,这场骑牛比赛太精彩了。所以,这一天,出示“赛场周围挤满了人……”
(1)指名读
(2)这句话告诉我们……
(3)你从哪些词体会到观看比赛的人非常多?
a挤满
*还有哪些词也用来形容人很多?
*赛场周围挤满了人,真是“人山人海”“观者如堵”。
b兴致勃勃
*“兴致勃勃”是说……
*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你也是兴致勃勃的?读好这个词。
*赛场周围,人们正……
*谁来说一说人们兴致勃勃观看比赛的样子和动作?
(人们有的……有的……还有的……)
(4)你能把这句话读好吗?(自由练读男女生对抗赛)
(5)那么,比赛的结果怎么样?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第二小节,边读边划出有关句子。
三、潜心品读,积淀语感
1、随机出示“好几个骑手……骑在牛背上。”
(1)分句读
(2)比赛结果怎么样?
(3)大家看到其中一个骑手……(出示“技艺高超”“技艺过人”)
*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这个骑手技艺高超?再细细地读读这两句话。
a别的骑手只两三秒钟就从牛背上摔了下来
*数“滴嗒滴嗒滴嗒”的钟声。
*说明他们……(出示“技艺一般”“技艺平平”)
*而这个骑手……
*这样一比较,就更加显示出这个骑手的技艺高超。
b公牛“野性大发”
*看图,从哪些地方看出这头公牛野性大发?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公牛的眼睛、鼻子、蹄子。
*交流
*猜一猜这头野性大发的公牛会怎么做?(出示“疯狂地上下蹦跳”)
*谁来描述一下公牛野性大发的样子和动作?
c尽管公牛……,可这位骑手还是牢牢地骑在公牛背上
*再仔细地观察图画,说说这位骑手是怎样牢牢地骑在牛背上的?(注意观察他的手、腿和身体。)
*交流
*想看看比赛当时的情景吗?(出示画面)师描述:看,这头公牛野性大发,猛地抬起后蹄,把骑手甩了出去;这头公牛一个倒立,把骑手掀翻在地;再看,这头公牛疯狂地上蹦下跳,左摇右晃,但这位骑手一只手死死地抓住缰绳,另一只手高高举起,保持身体平衡,两腿紧紧地夹住牛的肚子,还是牢牢地骑在牛背上。
*谁能看着书上的插图像老师一样具体地描述一下?
*出示瞧,公牛野性大发,()。可是,这位骑手(),还是牢牢地骑在牛背上。
(4)他的技艺多么高超!我们来一个小组赛读,来夸一夸这位骑手!(小组赛读齐读)
1、看到这位骑手出色的技艺,全场……
2、读到这儿,你的心中又产生了什么疑问?(没摔下来的原因,成功的原因)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先自己认真地读读,想想,找找。如果自己无法解决,我们也可以和伙伴讨论讨论,还可以问问老师。(板书议问)
(1)自读,思考
(2)找伙伴讨论(或问问老师)
*注意:不管是讨论或向别人请教,先要说说自己的想法,再询问一下别人的意见。
(3)交流
*通过“读想找议问”,你们找到答案了吗?
(点评:a善于积累经验
b顽强(超人的勇气、胆量)
c坚持不懈)
3、现场有一位小姑娘也怀着和我们同样的疑问向这位骑手提出了同样的问题,让我们来读读这一段对话。(出示对话)
(1)怎样读好这一段对话?老师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忘了自己是谁,把自己当成这位小姑娘,当成这位技艺高超的骑手。(分角色练读指名读男女生合作对读)
(2)从中,你明白了什么?
4、这一节课,我们小朋友自己发现了问题,运用“读、想、找、议、问”等方法自己解决了问题。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希望在以后的学习中能经常运用。
四、抒情表达,丰富语感
*片断练习
瞧,公牛野性大发,()。可是,这位骑手(),还是牢牢地骑在牛背上。
骑牛牛教案篇5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7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文中介绍的是什么地方的骑牛比赛?
2、骑牛比赛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谁来介绍介绍?
师介绍:骑牛比赛被人们称为“瞬间运动”。因为它是一项只持续8秒钟便可见分晓的比赛。骑牛士先骑在关在圈里的野牛的光背上,然后将野牛放入场内。如果骑牛士能在牛背上坚持8秒钟便为成功,另外还根据骑牛士的'动作以及其惊险程度加分。
二、初读课文。
这课文描写的就是一场骑牛比赛,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自己读课文,
读了课文,这场比赛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从哪儿看出精彩呢?自己再读读课文。
三、细读理解,质疑,释疑。
△学习第二小节。
哪小节具体介绍了这场精彩的骑牛比赛?
1、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这小节,有哪些不懂的地方,用笔画下来。
学生质疑:野性大发?技艺高超?兴致勃勃?热烈?(出示小黑板)
2、
请同学们把这些词语带入课文中,读一读,想一想,然后找你们前后左右的同学讨论讨论,相信别人的发现对你会有所启发的。
3、讨论交流:
技艺高超
(1)、从哪儿看出他的技艺非常高超?
a、“疯狂地上下蹦跳”是什么样的?能想象出来吗?书上有个词语就是来形容牛的这种样子的,能找出来吗?
“野性大发”这个词语的意思懂了吗?谁会读这个词?
b、“牢牢地骑在牛背上”又是什么样的?
书上的插图就表现了那惊心动魄的瞬间,尽管它是定格的,静止的,但是聪明的小朋友们,刚才你们已经通过读句子,想象,让这幅画面动起来了,你们真会学语文。这个句子谁来读一读,让我们通过你的朗读也能感受到这位骑手确实技艺高超。
个读,读后评,再读
(1)还从哪里看出这位骑手技艺高超的?
a、“两三秒钟”有多长时间呢?(课件出现声音)
b、看来不管是这位骑手自己骑牛的情况,还是拿他跟别人比,我们都能强烈地感到这位骑手真是技艺高超,谁愿意把这两句话连起来读一读。
c、你们想不想亲眼看一看?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那精彩的场面吧!
看清楚了吗?过不过瘾,想不想再看一遍?(再放)
刚才张老师看你们看得眼睛一眨都不眨,很感兴趣的样子,这就叫作——
“兴致勃勃”这个词语的意思懂了吗?
比赛呀!难怪精彩的比赛结束后,全场响起了——
课件中出现“热烈”:这是个生词,这两个字字形上有什么共同之处?四点底火有关系。(课件中出现火的形状与四点底)在这里,这个词表示大家都非常兴奋、激动,心中像燃烧着一团火一样。这个词懂了吗?最后这句话你们一定能读得更好了!
4、结合四个词:这小节告诉我们,一位骑手技艺高超(板书:技艺高超),征服了野性大发的公牛,观众看得兴致勃勃,最后报以热烈的掌声。
谁愿意把第二小节连起来读一读。
△学习第三小节。(出示)
逻辑引读:
比赛结束以后,一个小姑娘跑过去,给这位骑手献上一束鲜花,她问骑手——(生接读),是呀,这也是我们很多小朋友想问的问题,骑手说——(生接读)
1、出示骑手的话。
(1)听了骑手的话,小姑娘明白了这个骑手为什么没从牛背上摔下来,
你们明白了吗?(生答)
骑手骑的是野性大发的公牛呀,从那上面摔下来会怎么样呀?摔下来一次就够了,他有没有停下来?爬起来继续练?(相机出示一组图片),就这样一天、两天、一年、两年,一次、两次,甚至是上千次。(板书:摔下来上千次)终于变成了一位技艺高超的骑手。(2)课文学到这,此时你最想对这位骑手说什么?谁来带着敬佩的语气读一读骑手的话?
2、还有一些骑手从牛背上摔下来了,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3、齐读第三小节。
二、识字写字。
1、这课书中有个生词(出示“热烈”),意思我们已经懂了。那谁会记字形呢?
2、这两个字在田字格中的摆放要注意什么?(上大下小)
3、指导写
板书:骑牛比赛
骑牛牛教案5篇相关文章:
★ 预防教案5篇
★ 《沙子》教案5篇
★ 手工活动教案5篇
★ 山水教案模板5篇
★ 梦想教案5篇
★ 民主教案5篇
★ 责任教案5篇
★ 《牧童》教案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