蒜和葱教案模板7篇

时间:
Cold-blooded
分享
下载本文

写教案是需要根据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的,教案是老师们教学生涯中经常接触到的,下面是28好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蒜和葱教案模板7篇,感谢您的参阅。

蒜和葱教案模板7篇

蒜和葱教案篇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能和同学们交流读后的体会。

(3)仿照诗歌内容,补写几句诗文。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秋天、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秋的声音是什么?

三、教学难点:

仿照诗歌内容,补写几句诗文。

四、课前准备

选择一段优美的关于秋的音乐磁带。

五、教学课时: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享受音乐,发挥想象

1、描述引入:秋天,不仅有丰富的色彩,还有美妙的声音,不信,你听(放音乐磁带)。

2、直观感受:同学们闭上眼睛,仔细聆听,想象画面。

3、交流感受:说说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4、导入课题:有一位作家也听到了秋的声音,他听到的和你们的是不是相同,想知道吗?(揭题读题)

二、欣赏朗读,感受诗情

1、读通诗文:自读课文,喜欢读的可以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

2、感知内容:你在诗中听到了哪些声音?你最喜欢哪种声音,喜欢的话多读几遍。

3、朗读展示,想象表演。

a、鼓励学生用欣赏性的语气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可欣赏性地听,听后可仿读,可评点。

b、开展想象性的表演活动。出示字卡或小黑板:

大树抖抖手臂,“刷刷”,是黄叶道别的声音,黄叶说:“_______”

蟋蟀振动翅膀,“qǘqǘ”,是和阳台告别的歌韵,蟋蟀在唱着:“_______”

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_______”

(朗读和想象表演可以结合在一起进行,学生喜欢哪段就读哪段,可以有感情地读,也可以以用想象地表演来促读。)

4、配乐朗读。

a、老师播放音乐,学生配音试读。b、指名朗读,大堂展示。

三、想象创作,续写小诗

1、各自仿写:同学们,秋的声音还有好多好多,把你听到的声音也写下来,行吗?可以仿照自己最喜欢的某一段话写。

2、大堂展示:把自己写的一段小诗通过实物投影展示出来,并有感情地朗读给同学听,要把自己的心情也展现出来。

3、汇编成诗:几个同学自由组合,把自己的小诗合并汇编成一首新诗,画上插图,制成作品,准备展览。

四、课外活动

举行小小诗展,感受成功的喜悦。

板书设计:

大树

蟋??

12、听听,秋的声音

大雁

……

蒜和葱教案篇2

适合年级:

四年

活动场地:

室内

活动目的:

1、让学生体会和发现大自然的美。

2、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

3、拓展学生知识。

活动重点:

让学生体会、发现大自然的美。

活动难点:

学生创作是本课难点

活动课时:

一课时

活动准备:

老师准备课件、录音机

学生准备画笔、各种叶子及白纸、胶水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出示课件)同学们,请看显示屏上的这幅图,画的是什么季节?(秋季),你们喜欢秋天吗?你喜欢秋天的什么?生:我喜欢秋天的碧空。

生:我喜欢秋天的阳光。

生:我喜欢秋天的果园。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秋天。(板书课题)

秋天的云、天空、树木、果园、山岗都有各自的特点,都有各自的美,你要怎样来表达你对秋天的喜爱呢?

生:老师,我想朗诵一首诗来赞美秋天。(生朗诵诗)

生:老师,我想唱〈丰收之歌〉来表达我们对秋天的喜爱。(生唱〈丰收之歌〉)

二、协同创作

导语:就请同学们组成协作小组,用不同的方法来表现秋天的美吧!

各协作小组自由创作。

(1)知识小组

(2)收集秋季常识及有关成语。

在秋天的节气有: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在秋天有中秋节,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有赏月,吃月饼的风俗。

含“秋”的成语有:

一日三秋秋风过耳秋扇风捐多事之秋秋高气爽秋毫之末

(2)美术小组

可单人也可几人协同完成“画秋天”,请几个同学在黑板上协同作画。

(3)手工组

用收集的各种落叶贴成叶子画。

(4)朗诵组

朗诵赞美秋天的诗歌。

(5)舞蹈小组

用舞蹈来赞美秋天。

三、汇报展示

四、小结

蒜和葱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并了解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

2、通过实践操作活动,感知粽子的形状和品种,鼓励幼儿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培养幼儿创新意识。

活动准备:

1、故事录音。

2、各种形状的粽子,粽叶若干、米、皮筋、点心盘、毛巾等。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话题。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端午节吗?谁能告诉我端午节是什么时候?在这一天,我们会吃什么?(粽子)

今天老师也为小朋友带来了很多的粽子,请你拿一个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你手里拿的粽子像什么?并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一说。

小结:粽子的形状真有趣!

二、品尝粽子,并讲述。

1、认识粽叶。

t:粽子的形状真有趣,我们来闻一闻,香吗?你们知道这阵清香来自哪儿?是从粽子外面的这片叶子上散发出来的,它叫粽叶。

2、幼儿品尝。

t:你们吃过粽子吗?你吃过哪些粽子?今天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很多的粽子,我们来吃吃看,跟你吃过的一样吗?

3、幼儿讲述粽子的馅及它的味道。

小结:原来粽子的品种这么丰富啊!

三、故事欣赏。

1、你们知道端午节这一天为什么吃粽子吗?我们一起来听一段故事,听完你就知道为什么了、

2、幼儿欣赏故事内容。

3、提问。

①吃粽子是为了纪念谁?

②端午节这一天除了吃粽子,还有哪些活动啊?

四、幼儿制作粽子。

t:今天,我们一起来学包粽子好不好?

老师交代要求:

请每个小朋友拿一片粽叶,放入一点米,不管小朋友包什么形状的粽子,只要里面的米不漏出,你包的粽子就成功了,注意了我们可不能浪费,不要把米弄到地上。

发布于和谐亲子社区

(培养幼儿的创新,教师巡回指导)

五、结束部分。

小朋友粽子包得可真棒!现在我们带上自己包的粽子请厨房阿姨帮我们煮一煮,好不好?

蒜和葱教案篇4

学科语文课题黄山奇石授课时间

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分析设计目标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会认:陡、峭、臂。能正确读写课文中的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感受合作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

1.学会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读课文,初步了解黄山奇石的特点。

教学难点:

记忆字形,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教学用具:卡片、图片、电脑。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会认:陡、峭、臂。能正确读写课文中的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感受合作学习的快乐。

教学过程

程设计过程修订情况及原因

一、观看黄山的风光片,导入新课:

教师担任导游的角色,播放黄山的风光片,请学生观看,并讲解:黄山在我国的安徽省,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那里风光秀丽,景色神奇,最著名的就是: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同学们请你们认真观看,一会儿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让学生说说看到的内容。

教师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黄山的一大景观奇石,教师接着板书课题黄山奇石。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和会认的字。

(一)教师:为了让同学们玩的愉快而有意义,我们先要做好准备工作,请大家拿好介绍的内容,自己先读一读,注意读准生字的音。如果有不认识的汉字请你画出来。

1.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生字,不理解的词语。

2.同桌同学互想帮助,解决认字的问题。如果仍然有不认识的生字,就做好记号。

3.教师走下去收集学生不认识的汉字,把这些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

4、指名让学生读带拼音的生字,解决字音的问题。

(二)记忆字形,了解字义。

1、小组讨论自己是怎样记字形的?说说平时是怎样用这些字的?

2、小组汇报学习过程。每组讲一个字,讲的不好,其他小组进行补充。

汇报的形式是

(1)读字音;

(2)分析字形和在本课中由生字组成的词;

(3)扩展词语。

3、理解词语意思:(学生在理解时可以结合生活实际,也可以联系课文内容说。)

闻名:有名。闻名中外就是在中国和外国都很有名。

尤其:表示进一步。

神奇:非常奇妙。

陡峭:山势坡度大,好像直上直下似的。

翻滚:多指水、云等上下滚动。

(三)指导书写:

1.学生在书上把每个字按笔顺描写。

2.仔细观察重点笔画的位置,试着把每个字独立写一个,写后与范字比较,看看哪笔写得不好再进行修改。

3.在书写过程中让学生说说哪个字不太好写?

4.教师指导书写。

(1)出示带田格的滚字。

(2)观察这个字,有什么特点?

(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

(3)观察重点笔画的位置:滚字:三点水旁的提写得不要太平,在横中线上收笔。右半部分的点横和公字要写在横中线上。下面的笔画是:撇、竖提、撇、捺,最后一笔捺要与左面的提同高。

(4)教师范写,学生观察。

(5)学生独立书写这个字,每字写一遍。

(6)同桌同学互查,相互纠正。

(7)展示评议。

5.其他生字由于笔画少,不是很难,学生把每个生字独立写一遍。学生有问题举手,教师个别辅导。

6.展示评议,比比谁写得最好。

三、初步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学生听录音读课文。注意生字的正确读音。读后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6段)

2.自己读课文,提出问题。

3、教师走下去收集问题。

四、复习巩固:

1.看词语,找出生字卡片,补充完整:

秀丽神奇

奇形怪(状)

仙人(指)路

2、读词大比拼: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看电脑随机出示词语看谁读的准确。

五、布置作业:

1、

在生字本上书写生字,每个字写3遍。教师巡视,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2.

抄写词语:神奇

风景区

弹琴

名字

翻滚

著名

巨石

板书设计:

14、黄山奇石

仙桃石

有趣极了

猴子观海

仙人指路

金鸡叫天都

蒜和葱教案篇5

教学目的:

“安全第一”、“安全无小事”,暑假将至,为了使学生能过上一个平安、快乐的假期,围绕“道路交通安全”、“家庭防火”、“游泳安全”、“饮食卫生”等夏季易发的安全问题对学生进行放假前的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学生学会一些自救的方法,让学生在遇到危险时能采取一定的措施,保护自己。真正把安全教育落到实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安全第一”、“安全无小事”,可是,每逢假期,我们却总会听到一些小学生遭遇无端横祸的噩耗;看到一些触目惊心的灾难在我们身边发生。

二、放假了,我们应该怎样注意安全呢?

(一)用电安全

1、学生说说家里有哪些电器?(引起学生兴趣,因他们较熟识。)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教育:现代家庭,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家庭中的电器也越来越多,给我们学习、生活带来了好多方便及乐趣。但是,如果我们没有掌握一定的用电知识,不注意用电安全,就会很危险。所以,我们不要出于好奇,自行拆卸、维修电器,不要私自拉或乱接电线和随意拆装电器。使用和操作电器要注意不能湿水,一旦电器出现故障,应立即切断电源。

(二)防火安全

1、提出问题讨论:如果你发生火灾或看到邻居有火灾怎么做?(学生各自发表意见,说做法,对正确的肯定。)

2、防火知识:

(1)学生不得玩火,不可以随身带火种:

1、不能带火柴或打火机等火种;

2、不得随意点火,禁止在易燃易爆物品处用火;

3、不得在公共场所燃放鞭炮,更不允许将点燃的鞭炮乱扔。

(2)在火灾现场,小学生等未成年人要有秩序地逃离:

(3)及时灭火:家中起火,不要慌张,应根据火情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如果炒菜时油锅起火,迅速将锅盖紧紧盖上,使锅里的油火因缺氧而熄灭,不可用水扑救。房间内起火时,不能轻易打开门窗,以免空气对流,形成大面积火灾。纸张、木头或布起火时,可用水来扑救,而电器、汽油、酒精、食用油着火时,则用土、沙泥、干粉灭火器等灭火。若火势已大,必须立即报火警。被火围困时,应视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法脱离险境。如俯下身体,用湿布捂鼻。

(4)及时报警:如果发现火灾发生,最重要的是报警,这样才能及时扑救,控制火势,减轻火灾造成损失。火警电话的号码是119。

(三)防溺水(照片)

回忆以前因游泳、钓鱼、玩水等引发的溺水事故,为学生再次敲响警钟;结合本地河塘众多的地理情况,要求学生不能私自到河塘、水库游泳。

(四)交通安全

1、交通法规:

1)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道路,要靠路边行走。

2)集体外出时,最好有组织、有秩序地列队行走;结伴外出时,不要相互追逐、打闹、嬉戏;行走时要专心,注意周围情况,不要东张西望、边走边看书报或做其他事情。

3)在没有交通民警指挥的路段,要学会避让机动车辆,不与机动车辆争道抢行。

2、交通信号:

人行横道信号灯由红、绿两色组成。

1)绿灯亮时,准许行人通行;

2)绿灯闪烁时,不准行人通行,但已进人人行横道的,可以继续通行;

3)红灯亮时,不准行人通行。

3、行走时,哪些情况最危险呢?

1)横穿马路很容易出危险。

2)三五成群横着走在非人行道上,这样最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3)上、下班高峰过后,马路上车辆稀疏,因为路中车少人稀思惟麻痹。麻痹加麻痹就等于危险。

4)行走时一心两用,边走边看书,或边走边想问题,或边走边聊天,边走边玩这样做,可能车子不来撞你,你倒自己去撞车子,因此也十分危险。

三、学校安全

1、在活动区玩耍时要注意不能站在护栏上把身子伸到窗外。

2、在教室时不能趴在地上玩耍。

3、在食堂不能追逐打闹。

4、在寝室就寝时,不能在寝室打闹,更不能在上铺的床上玩。

四、总结

暑期不管是在家还是在学校在外面,都要注意各方面的安全。

蒜和葱教案篇6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作家肖复兴在1992年为了纪念叶圣陶先生写的回忆文章,回忆了1963年叶圣陶先生给“我”批改作文,并请“我”到他家做客,使“我”受益匪浅的成长经历,表现了叶圣陶先生对文一丝不苟、对人平易真诚,堪称楷模的文品和人品。

这篇课文的篇幅较长,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比较多。这样的文章对刚刚升入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很有难度。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往往停留在文字表面,对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不容易理解,对文中所表现的叶老关爱下一代的精神也缺少深刻的感受。基于此,我想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和感受叶老认真的态度,以及对下一代的关爱就是教学难点。感受叶老的人品和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就是教学重点。教学中力图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不同内容的对比,补充课外资料,自主练习修改句子中的问题等方法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二、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推荐、眼帘、删掉、规范、燥热、融洽、黄昏、客厅”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4.初步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培养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懂得学作文应先学做人。

5.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叶老对文一丝不苟,对人平易真诚的文品和人品。

三、教学准备

学生练习朗读、背诵第6课《爬山虎的脚》,了解有关爬山虎的知识以及叶圣陶的生平。

教师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及字词卡片,《一张画像》的修改稿,搜集有关资料。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读出“推荐、删掉、规范、燥热、融洽、黄昏、客厅、曲线、春风拂面、映入眼帘”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清课文思路,理解“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这个含义深刻的句子。

4.初步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感受叶老的认真、平和。

教学重点

理解“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这个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难点

初步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认识两个修改符号,并能运用其修改句子中的问题。

一、揭示课题,激趣导入

刚才我们复习了《爬山虎的脚》,今天我们要学习这篇课文也写到了爬山虎,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放声读课文,把字音读正确,语句读通顺。

(二)自学生字新词

同桌练习读准含有生字的词语。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开火车形式读词。

2.自由读句子。

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

3.指导“曲”在“曲线”这个词中的读音。

4.自由读这两组词。想想第一组和第二组分别是写谁的。

莫名其妙愣住意外

认真平和质朴

第一组写肖复兴。

第二组写叶圣陶。

(四)理清课文结构

课文写了叶圣陶先生和“我”之间的哪两件事?怎么分成两部分?(修改作文1-5.邀请做客6-10)

三、细读课文,重点品味

(一)出示自学提示,学生自学

默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

拿到叶老为“我”修改的作文,“我”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二)全班交流

1.第三自然段

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

借助资料袋感受叶老为“我”修改了很多处(密密麻麻),指导朗读。

2.第四自然段

题目《一张画像》改成《一幅画像》,我立刻感到用字的准确性。

(1)通过对比一“张”和一“幅”,体会用字的准确。

(2)通过了解“删”字的造字过程,学会这个字,并体会这句话的意思。

“怎么你把包几何课本的书皮去掉了呢?”叶老先生改成“怎么你把几何课本的包书纸去掉了呢?”

(3)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演示认识两个修改符号。

(4)师生合作读整段。

(5)通过课外资料的补充,有感情的朗读,体会叶老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

3.第五自然段

“这一篇作文写的全是具体事实,从具体实施中透露出对王老师的敬爱。肖复兴同学如果没有在这几件有关画画的事上深受感动,就不能写得这样亲切自然。”

(1)通过朗读明确写作文的两个要求:写具体事实,表达真情实感。

(2)鼓励学生质疑,体会叶老的评语树立了“我”写作的信心。

四、整合课文,升华情感

通过填空练习,理清三、四、五自然段的思路,体会“我”的情感变化。

当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时,我(一下子愣住了)。

当我仔细看了叶老的修改后,我(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当我看到叶老简短的评语后,我(树立了写作的信心)。

五、读写结合,练习修改

(一)复习巩固两个修改符号。

(二)运用修改符号试着修改一句话。

六、拓展延伸,提出问题

(一)刚才你们修改的就是肖复兴《一张画像》中的句子,你们想知道他在作文中都写了些什么吗,课下可以读一读。

(二)再看课题,第一件事中没有提到爬山虎,可题目是《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这是为什么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解决这个问题。

(三)布置作业

第一课时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推荐、删掉、规范、燥热、融洽、黄昏、客厅、曲线春风拂面、映入眼帘”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背诵喜欢的部分。

4.理解课文题目和内容之间的联系。

5.了解叶圣陶先生的人品与文品,感受作者对叶老的思念、敬重与感激之情,体会学作文应先学做人的道理。

教学重点:

1.了解叶圣陶先生的人品与文品,感受作者对叶老的思念、敬重与感激之情,体会学作文应先学做人的道理。

2.能联系上下文体会“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这个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题目和内容之间的联系。

一、复习巩固,听写词语

二、回忆内容,深入理解

(一)回忆上节课的内容

1.这篇课文主要写了谁和谁之间的哪两件事?

2.叶老为“我”修改作文这件事,让“我”感受到了什么?

3.叶老邀请“我”到他家做客,又给“我”留下怎样的印象呢?

(二)学习第二部分

1.出示自学提示,学生自学

默读课文第二部分,思考:

“我”应邀做客,叶老给“我”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第8自然段

通过看文中插图、想象、朗读感受叶老平易近人,和蔼亲切。

3.第9自然段

我们的交谈很融洽,仿佛我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一个他的老朋友。他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包含的期待,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以至不知黄昏的到来。

通过朗读、补充课外资料──叶老和“我”谈话的内容,感受叶老的亲切、质朴。

4.第10自然段

(1)理解词语:楷模──榜样,模范。

叶老的人品──平易近人、真诚宽厚;作品──一丝不苟,写作极为认真。

5.在叶老家,还有什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爬山虎)

(1)画出文中具体描写爬山虎的句子,再读一读。

(2)全班交流:

刚进里院,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扑入眼帘。夏日的燥热仿佛一下子减去了许多,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

落日的余晖染红窗棂,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

通过朗读、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知道爬山虎因作者心情不同、时间的变化、光线的变化,前后描写不同。

6.叶老的谈话不仅给了“我”信心,还带给“我”怎样的收获呢?

我好像知道了或者模模糊糊懂得了:作家就是这样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这么写的。

联系课文内容填空:

作家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家的作品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整合课文,解决问题

1.结合重点句理解为什么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题。

2.小结:批改作文、邀请做客这两件事,给了肖复兴极大的影响,鼓舞着他努力学习,坚定了他的文学之路。

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段。

四、拓展延伸,总结课文

(一)“我”15岁时的那个夏天意义非凡。那个夏天以后会发生什么事?补充肖复兴的相关资料。

(二)肖复兴没有忘记叶圣陶先生对他的教诲,没有忘记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三)再读课题,布置作业。

蒜和葱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

3、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德。

重点分析从人物的行动、语言、思想活动中体会穷人的美好心灵。

难点分析从人物的行动、语言、思想活动中体会穷人的美好心灵。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整体感知探究深读。

1、师生小结课文主要内容,明确本节课的任务(师:上节课,我们知道《穷人》这一课讲的是……这节课将重点研究桑娜和渔夫的语言、心理、行为,体味他们的个性特点)

2、组织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完成填空。提出明确的要求:

3、引导找合作伙伴交流

4、组织集体交流。

二、重点研读随机点拨。

1、导入: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著名作家,他写的文章都有十分精妙的语句,请大家重点研究“桑娜把孩子抱回家,渔夫回来这部分内容”

2、组织研读交流:

(1)出示:“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

“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我嘛……缝缝补补……风喉的这么凶……”

(2)引导交流“桑娜的矛盾心情”

(3)组织朗读体会。

(4)交流对省略号的用法的体会。

3、分角色朗读。

三、质疑研读感悟品质。

1、引导学生提出几个感兴趣或者不懂的问题,与同学交流。

2、启发谈话,完成填空,提出明确的要求

3、引导读文,组织交流感受

四、续编《穷人》的故事

续编就是接下去讲故事,也就是我们常间的后来怎么样了?今天请你也来当一回小作家,把这个故事继续编下去。

1、师生小结课文主要内容,明确本节课的任务。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完成填空:

()的西蒙()的桑娜()的渔夫

1)、任选其中的一个或几个人物

2)、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填,也可以自己

想,可以填一点,当然欢迎填几点

3、找合作伙伴交流

4、集体交流。

5、找一找最值得研究的词语、句子,甚至标点。可以自己研究;可以找合作伙伴研究。

6、研读交流:

(1)交流“桑娜的矛盾心情”

(2)朗读体会。

(3)交流对省略号的用法的体会。

7、分角色朗读。

8、提出几个感兴趣或者不懂的问题,与同学交流。

9、讨论填空:括号中填入的词语,可以概扩三个人所具有的品质。

10、读一读最让你动感情的句子,与同学交流读后感受。

11、续编故事:想一想,说一说,有兴趣的可以写下来。

蒜和葱教案模板7篇相关文章:

幼儿音乐教案模板7篇

垃圾巧分类教案模板7篇

雪对风教案模板7篇

幼儿音乐教案模板最新7篇

雾小班教案模板7篇

小班纸教案反思模板7篇

六年级的教案模板7篇

中班关于风教案模板7篇

开学安全教案模板7篇

数字2教案模板7篇

蒜和葱教案模板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31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