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案中,我们编排课程重点,通过多年的实践,我们积累了丰富的教案设计经验,28好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班音乐《袋鼠妈妈》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班音乐《袋鼠妈妈》教案篇1
活动目标:
一、让幼儿在掌握儿歌的基础上变换多种形式练习2/4拍的节奏,如朗诵与默诵相结合、声势练习等。
二、训练幼儿对肢体的控制能力。
三、培养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让幼儿熟悉儿歌,对2/4拍的节奏有所了解。
2、准备猎人的道具、狼的.头饰等。
活动过程:
1、教师带领幼儿做手指谣《十个娃娃哈哈笑》。
2、听力训练:自然界的各种声响。
3、对答游戏:《五只小袋鼠》。
4、请幼儿按2/4拍的节奏边拍手边念儿歌《袋鼠妈妈》。
5、引导幼儿用朗诵与默诵相结合的方式,练习2/4拍的节奏。
例:(朗诵)袋鼠妈妈,(默诵)有个袋袋,
或(默诵)袋鼠妈妈,(朗诵)有个袋袋。
6、声势练习。
教师引导幼儿创编简单的声势,练习2/4拍的节奏。根据儿歌的内容,指导幼儿从脚的动作开始创编。
7、游戏:狼来了
全体幼儿围成圆圈当袋鼠,顺时针边跳边念儿歌,当狼来了,幼儿躲到妈妈身边,猎人出现,开枪把狼打死。为增加游戏的趣味性,狼可出现装死的情节。袋鼠妈妈带领孩子们一起看狼是否真的死了,装死的狼再一次爬起,猎人开枪,把狼打死。
小班音乐《袋鼠妈妈》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袋鼠和袋鼠的育儿袋,感受活动的快乐。
2、能够情绪愉快的参加音乐游戏,体验相亲相爱的感觉。
3、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材料大围裙、vcd、磁带或cd
活动重难点
重点:愉快的参加游戏
难点:两个小朋友相互合作参加游戏
活动过程
一、看看说说自己知道的袋鼠,讨论袋鼠和其他动物之间最大的区别。
二、音乐游戏
1、听歌曲《袋鼠妈妈》,初步熟悉歌曲
2、幼儿边听音乐,边看教师和一个小朋友进行表演。
3、幼儿边表演边学唱歌曲
4、幼儿自由组合进行《袋鼠妈妈》的音乐游戏。
活动反思
歌曲《袋鼠妈妈》,幼儿显得比较兴奋,本次活动的歌曲中歌词简短易懂,节奏明快,幼儿很快就能够记住,歌曲的旋律也比较好掌握,幼儿比较完整地把歌曲唱出来。但在目标1中,本来想让幼儿根据歌词创编出相亲相爱的动作,我发现部分孩子不能够边唱边做游戏,如果唱歌就忘了要做动作,做动作的就忘了唱歌,因此在这一方面还是需要多加训练。在创编的过程中,幼儿的创造力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大部分幼儿只是跟着老师做动作,在这点上还需要好好地反思。
小班音乐《袋鼠妈妈》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在说说、看看、听听中认识袋鼠,初步熟悉、理解歌曲内容。
2、感受与妈妈相亲相爱在一起的快乐与幸福。
活动准备:
袋鼠装饰及玩偶、ppt、录像等等。
活动过程:
春天来了
随着《春天》的.音乐律动
第一遍幼儿随音乐即兴表演
第二遍师:春天真美呀!小花、小柳树你们在哪里?蝴蝶姑娘你在哪里?小蜜蜂去哪里了?小白兔快出来玩吧!
相亲相爱
师:春天来了,在美丽的春天里有一个重要的节日,这个节日刚刚过去,你们知道是什么节日吗(3月8日妇女节),这是妈妈们的节日,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好妈妈,妈妈爱我,我也爱妈妈。
——说说讲讲(伴随音乐)
师:妈妈爱不爱你们呀?我真想知道妈妈是怎么爱你们的呀?你是怎么爱妈妈的呢?(幼儿随讲:拥抱、亲吻、买好吃好玩的东西……)
小结:就像我们小朋友说的,在妈妈的心目中,我们小朋友就是妈妈的心肝宝贝,妈妈最喜欢自己的宝宝,而在小朋友的心中,最喜欢自己的妈妈,最最离不开的人也是妈妈。宝宝爱妈妈,妈妈爱宝宝,这个就叫做相亲相爱。
温馨分享(欣赏dv录像)
师:想不想知道妈妈有多爱你呀?让我们来听听妈妈的声音,听听妈妈到底有多爱你?
小班音乐《袋鼠妈妈》教案篇4
目标:
1.能两两结伴进行歌表演,模仿袋鼠跳时动作较合拍。
2.尝试创编表现“相亲相爱”的动作。
3.愿意与不同幼儿结伴游戏。
准备:
1.幼儿在集体活动中学唱过歌曲《袋鼠妈妈》。
2.教师在钢琴伴奏下演唱歌曲,录制成音频资料,并配上提示语,保存于u盘中。
音乐开始前的提示语:
教师1:我是袋鼠宝宝。
教师2:我是袋鼠妈妈。
合:让我们一起跟着音乐唱唱、跳跳,相亲相爱!
玩法说明:
幼儿根据提示语,两两结伴分别扮演袋鼠妈妈和袋鼠宝宝,一前一后面向同方向站立,“妈妈”双手扶住“宝宝”的肩膀,共同跟随歌曲录音边唱边有节奏地跳,最后一句做一个表现“相亲相爱”的动作,如互相拥抱、互相依偎等。一遍演唱结束后,幼儿交换角色再次演唱。
指导要点:
1.个别幼儿可能会出现只挑选固定同伴的情况,教师要鼓励其向快速完成两两结伴的幼儿学习。
2.如果幼儿在选择角色时发生矛盾,教师可引导幼儿知道在接下来的环节中可以互相交换角色。
3.若发现有的幼儿合乐性较差,可鼓励其先扮演袋鼠妈妈,邀请合乐性较好的幼儿扮演袋鼠宝宝,合乐性较差的幼儿双手搭在合乐性较好的幼儿肩上时,可以在其带动下加强对旋律和节奏的感受力。
4.及时表扬能创编出不同的“相亲相爱”动作的幼儿。
小班音乐《袋鼠妈妈》教案篇5
游戏名称:
?袋鼠妈妈》
游戏目标:
锻炼幼儿跳的技能。
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愉悦。
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游戏准备:
四个不同颜色的大布口袋(里面装着沙子)、平衡木游戏玩法:
幼儿分成人数相同的四队,每一队排头的幼儿系上大口袋当袋鼠妈妈,走过平衡木,跳到呼拉圈里,再跳回来把口袋交给下一名幼儿。
游戏规则:
当袋鼠妈妈必须要跳着完成游戏,没跳的`幼儿要重新开始。
教学反思:
小孩子在这次活动中,都能懂得遵守游戏规则,孩子们积极投入到这个游戏之中,大家兴致很高,从活动中学会了双脚向前跳的技能,锻炼其腿部力量。设计教案时,紧紧抓住幼儿年龄特点,以游戏为主,通过让小孩子玩一些富有情趣的游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孩子在活动的过程中去发现问题,拓展思维,让他们在尽享学习成功的喜悦中,使求知之欲望、探索之精神得到升华,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孩子的合作意识和进取精神。
小班音乐《袋鼠妈妈》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模仿怀孕时的妈妈,发展幼儿跳的动作;
2、喜欢参与游戏,能与同伴轮换玩具玩游戏;
活动准备:
4个不同颜色的大布口袋(里面装着沙子)、平衡木
活动过程:
1、准备活动:动物模仿动作
2、游戏:《袋鼠妈妈》
玩法:幼儿分成人数相同的四队,每一队排头的幼儿系上大口袋当袋鼠妈妈,走过平衡木,跳到呼拉圈里,再跳回来把口袋交给下一名幼儿;
规则:当袋鼠妈妈必须要跳着完成游戏;没跳的幼儿要重新开始。
3、分散活动:提供大口袋,指导幼儿带着大口袋模仿袋鼠妈妈的动作,扮演角色进行袋鼠妈妈跳跳跳的游戏。
活动反思:
反馈活动中,幼儿在跳得过程中,由于个别幼儿跳的.较近,导致后面的快的幼儿就会不小心绊倒前面幼儿,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很高,但活动秩序较乱,游戏内容掌握不到位。
小班音乐《袋鼠妈妈》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了解关于袋鼠的形态、习性特征。
2、能想象画出有关袋鼠妈妈口袋的趣事。
3、在创作和欣赏中体验学习美术的愉悦。
教学重点:
学习袋鼠的形态特征并引导想象。
教学难点:
能抓住袋鼠的形态特征进行绘画表现。
教学过程:
激趣感知
一、导入课题了解袋鼠
1、听赏音乐。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听一首歌(播放袋鼠之歌)。
老师看出,你们都很喜欢喜欢这首歌,小朋友,你们从歌曲中了解到了什么呢?板书:袋鼠妈妈的口袋
2、分享讨论。
老师在上周布置大家收集有关袋鼠的资料,我们一起来分享吧!前后四人一组说说你了解的有关袋鼠的知识。
3、代表反馈。
刚才同学们与了自己的资料,那你们都了解到袋鼠的哪些方面的知识?学生反馈,老师引导归类:袋鼠的种类、运动特征、生活习性。
二、观察发现技巧暗示
1、亲近袋鼠:刚才同学们说到袋鼠的许多特点,有一个最典型的特点就是袋鼠就是不会走,一起表演一下袋鼠是怎样运动的!
2、观察分析
3、谁能说说袋鼠的长相有什么特征?点击袋鼠身体不同部位出现闪动色块提示学生观察。
你们知道怎样才能画出一只活泼可爱的袋鼠吗?板书:特点
4、小小训练。
老师演示:用不同模块拼出各种动态的`袋鼠。
学生试一试:抓住袋鼠形体特征画一到两只不同动态的袋鼠。
三、赏析拓展引导创作
1、看一看。
刚才我们还了解到袋鼠妈妈还有个口袋,是小袋鼠的房子,有趣极了。
瞧,在袋鼠妈妈的口袋里还发生了许多有趣的事呢!板书:想象
2、编一编。
你也来编一个关于袋鼠妈妈口袋的故事吧,请闭上眼睛,伴着轻的音乐,走进了想象的世界。板书:袋鼠妈妈口袋
布置作业提出要求
3、学生作业老师指导
四、说说故事欣赏
1、说一说:你画的袋鼠妈妈的口袋发生了什么事?
2、评一评:你(他)的画美在哪?
小班音乐《袋鼠妈妈》教案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