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木教案7篇

时间:
Kris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在拟订的过程中,老师一定要强调创新教学方法,很多人在进行教案的写作之前都是要将课程了解清楚的,下面是28好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积木教案7篇,感谢您的参阅。

积木教案7篇

积木教案篇1

设计思路:

在区角活动和游戏中,孩子很喜欢用积木经行建构,在活动中,经常会听到孩子有这样的讨论:“我的房子比你造的高!”“我的房子造的比你大!”“为什么你的房子比我小但是用的积木比我多呢?”“你用的积木比我多”。在数积木的过程中孩子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中间的积木看不见,不知道有多少。

于是针对孩子空间逻辑的发展,设计了这节以培养孩子有条理推测数量和挑战空间逻辑的活动。我觉得这个题材对发展幼儿空间方面的计算能力还是非常有帮助的,因此想针对我部目前还不配备白板的情况下,对教案作进一步的调整和梳理,继续设计出符合大班幼儿的教学活动。

活动过程:

目标:

1、在数积木的过程中,学习有序地观察和统计数量的方法。

2、能清晰地表达观察的内容,喜欢挑战空间逻辑游戏。

3、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4、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准备:

正方体小积木;“积木房”图片若干;记录用纸和笔

流程:

一、话建筑,赢积木

导语:在我们居住的城市里有各种各样的老房子和新建筑,你喜欢怎样的房子,为什么呢?

激趣:想不想造一幢喜欢的房子?

过渡:今天我们就用积木来造房子!每组的桌上有几块积木呀?够不够造一幢房子?

那就请你们就分成4组在数积木游戏中赢取更多的积木。

二、争回答,数积木

(一)数数相同数量的积木房

导语:听清题目哟!(出示相同数量积木建造的不同房子)

出题:我用积木造了4幢房子,请你们用好方法数一数,每幢房子各由几块积木建成的?

形式:将答案记录在记录纸上,呈现在每幢房子的下方,答对的为本组加上一块积木。

验证:移去屋顶,拆层演示

重点提问:房子有几层?每层有几块?一共有几块?

小结:数量相同的积木能造出不同的房子,只是有的积木被其他积木挡住了,我们不容易发现,点数的时候我们可以一层一层的数清楚,不多数,也不漏数看不见的那些积木。

(二)找找躲起来的积木块

导语:有的小组领先了,有的小组暂时落后,不过没关系,我又造了一幢房子,房子里有些积木很顽皮,像玩捉迷藏一样躲了起来。让我们仔细观察,把藏起来的积木找出来。

出题:准备好了吗?请问这幢房子有几层?每一层有几块?共有几块积木建成?

重点:移去屋顶,拆层演示,帮助幼儿学会数隐藏起来的积木块。

小结:房子一层层往上造,如果上层有几块积木,那这些积木下一定也有几块积木

三、造房子,数“砖块”

(一)造幢房子把分数

导语:经过两轮的比赛,哪一队的领先了呢?。请每组朋友用你们现有的积木造一幢房子,然后我们一起来数数你们的房子由几块积木建成,共得到了几分。

重点:鼓励各组建造出点数上有难度(有多层、有重叠)的房屋

集体点数时一层一层数清楚

(二)学做小小建筑师

导语:(出示建房图纸)你们造房子、数积木的本领都那么大。那你们能不能在根据图纸上的建房要求,在5分钟内造出与图上一模一样的房子,并一层一层的数清楚他是由几块积木建成的呢?

要求:每队派一个代表挑选喜欢的图纸,用积木搭出与图中相同的房子,要造的又快又好!

重点观察:每组搭的房子是否与图纸上的一样,各组搭建、点数的方法。

验证:他们搭的房子与图纸上的一样吗?记录的对不对呢?

小结:虽然各队拿到的图纸看起来不一样,其实是同一幢房子从不同的角度拍出的照片,所以搭出的房子是相同的。

四、延伸:

导语:小小建筑师们让我们回,去建造更多独特的房子,考考你的好朋友们你是用几块积木建成的好不好!

教学反思:

今天的活动较为顺利的开展了,也达到了我预期的效果。还成为了我园计算专题组的“一课多研”研讨的课例,反思一路走来获得成功的的原因,我觉得有:

a)关注细节的设计

计算活动教具多,对环节间的小结语要求也高,在这一次组织活动前教案在我的脑海中一次次的“过电影”,把握了每一个环节的细节要点(孩子合作中可能的状况、每一次小结重点提炼和梳理的内容、重难点落实的方式)。“细节决定成败”,活动前我让一个个环节都顺溜了,我想这也是活动活动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吧!

b)注重互动的有效性

我的教学对象是一群大班的孩子,所以在今天的活动中我不仅关注师生间的有效互动,也为孩子们创造了很多合作互动和思考的机会,无形中提高了生生互动的有效性。

积木教案篇2

一、教学目标:

1、能认识11个生字;能正确书写“平”字。

2、能在教师指导下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能读好问句。

3、通过学习课文内容,体会平平关心他人的美好心灵,初步建立一种心中有他人的社会公德意识。

二、教学理念:

本课是一首诗歌,讲的是平平用积木搭了四间房子,他想把房子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没有房子的人住,还要搭很多的房子给大家住。

课文小中见大,从搭积木生发开去,揭示了平平“心中有他人”的美好心灵。内容和语言都贴近儿童生活实际,对学生有很好的启发和教育作用。

三、教学重点:

生字教学和朗读。教学重点是认字和朗读课文,要让学生自读自悟,懂得课文包含的道理。

四、教学难点:生字识记的方法。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认识“平、搭”

1、小朋友喜欢搭积木吗?你们会搭什么?指名说。

2、出示课件,有位小朋友正在搭积木,你们瞧!齐读“搭积木”。

3、谁有好方法帮助大家记住这个“搭”?指名读。

4、这位小朋友就叫平平,出示“平平”。大家叫叫他,跟他打声招呼。

5、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齐读课题:平平搭积木。

二、游戏识字。

1、请小朋友打开书本找到108页,自己读读课文请出今天我要认识的生字宝宝。大家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招待他,再跟他打打招呼。(巡视指导读正确)

2、生字宝宝在大家的热情邀请下来到了我们面前,看!他们来了!出示生字。指名读(正音)、开小火车读。

3、咦!拼音助手都回家了,你还能认出我们的生字宝宝吗?谁认出来就能得到老师搭的房子。指名读

4、我们的生字宝宝也要回家了,快快拿出作业纸,一边叫着他的名字,一边把她送回家。

5、反馈,学生一边指着生字,一边叫他的名字。如果对了就说宝宝回家了,如果错了就说++宝宝没回家。

1、我们的生字宝宝都回家了,宝宝的妈妈请我向你们说声谢谢。“谢谢小朋友!”引导小朋友有礼貌的回应。

2、我们的宝宝在回家的途中还交了好多朋友,你们认识吗?自己读读。指名读。齐读。

三、学习课文第二、三段:

1、小朋友把房子送给了生字宝宝,平平也搭了四间房子呢,你们瞧!(课件出示四间房子)

2、快来问问平平为什么要搭四间房子?出示:“平平,平平,这些房子都给谁住?”

(1)自由读,读正确。

(2)指名读,重点指导读正确。

(3)指名读。(指导学生当不同的角色来读)你是奶奶,你来问一问。

3、听,平平是怎么回答的,课件出示平平的声音:一间给……

(1)出示第三段,请小朋友们自己读一读,读正确。

(2)分句指导,把你读得最好的那一句读给大家听。(爷爷很爱看书。奶奶可喜欢平平了。爸爸妈妈多恩爱啊!)板帖头饰。

4、连起来读,老师来当奶奶,你们就是平平了。(同桌读)

四、学习第四、五段:

1、指着板贴说啊,平平的房子分完了,一家人都有了房子,该休息一下了吧?。

2、学生:还有一间呢?

3、“还有一间啊”,教师画一个大问号?谁来问一问呀?出示:“平平,平平,还有一间呢?”指导朗读。(你很想知道;你非常想知道;对,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啊?)

4、小朋友,你也有一间小房子,你想给谁住呢?(学生自由发挥)

5、平平是给谁住呢?请小朋友们找开书本第108页,把第十三课认认真真地读一读,你会找到答案的。

6、把你找到答案告诉大家,相机出示:“还有一间啊,给没有房子的人住。”点出“没有房子”

7、指导朗读。谁会读这句话?

指名读(“啊”要读得轻而短。你真有爱心。你是个好孩子。你很关心别人。你能为别人着想,真了不起。)

8、平平,搭呀搭呀,搭了很多很多的房子。出示:平平还要搭很多很多的房子,给大家住。指导朗读。(啊,平平搭了那么多房子。平平真热心。)这下子哪些人有房子住了?(爷爷、妈妈、姐姐、奶奶……)

四、书写:

1、你喜欢平平吗?喜欢就亲亲热热地叫他一声吧!。

2、小朋友们这么喜欢平平,我们就来写一写他的名字吧!

3、范写。

4、学生书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谈话导入:小朋友,你们喜欢当个小小的建筑师,建设美丽的家园吗?

我们知道,造房子之前要先选材料。瞧!老师这里的材料真不少,如果你能叫出名字,那它就是你的了!

二、复习生字

三、分角色朗读课文

学生自由读课文,并思考:哪些话是奶奶说的?哪些是平平说的话?

小组内分角色朗读

四、谈话

你知道平平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吗?你喜欢他吗?

全班分角色朗读

五、写字指导

学生观察,小组内讨论

教师范写(引导学生注意“业”的笔顺。)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说话练习,扩展延伸

六、结合画面,配乐朗读

很多很多的房子很高很高的山

很清很清的河水很绿很绿的树

看画面天空

很红很红的很大很大的

很很的路

看画面说句子,用上下面的短语

很美很美的花很长很长的火车

很绿很绿的小草很小很小的珍珠

七、说话练习

以“我长大了干什么”为题进行说话比赛。

教学反思:

本课语句浅显易懂,要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课文的含义,尽量避免抽象的说教,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把自己当成文中角色读好课文。

1.从插图上看,平平正在和奶奶对话。启发学生回忆长辈平时是怎么和自己说话的,练习用亲切、疑问的语气来读第二和第四节。读平平的话时,先让学生自读,体会意思,要表达出喜悦、自豪的心情。最后一节中的“很多很多”和“大家”要突出,表达出平平的美好心愿。通过讨论“你喜欢平平吗?为什么?你想对平平说些什么?”来感悟平平“心中有他人”的美好品质。

2.“呢”是助词,一般用在疑问句末尾,表示疑问的语气。如,“你怎么不去洗澡呢?”“你是写字还是画画呢?”“啊”也是助词,一般用在句末表示赞叹的语气。本课“还有一间啊”,是将“啊”用在句中作停顿,让人注意听下面的话。通过读带有“呢、啊”的句子,体会助词的用法。基础较好的班级,可指导学生用“呢、啊”练习说话。

教学本课要重视朗读指导。从插图上看,平平是在和奶奶对话。要启发学生想象平时是怎么和奶奶说话的,指导学生用亲切、疑问的语气来读第二和第四节。要怀着喜悦、自豪的心情朗读平平说的话。最后一节中的“很多很多”“大家”要重读,表达出平平的美好心愿。

积木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在数积木的过程中,学习有序地观察和统计数量的方法。

2、能清晰地表达观察的内容,喜欢挑战空间逻辑游戏。

3、培养幼儿的多项思维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4、能积极思考,提高理解与运算能力。

【活动准备】

正方体小积木;“积木房”图片若干;记录用纸和笔。

【活动过程】

一、话建筑,赢积木。

导语:在我们居住的城市里有各种各样的老房子和新建筑,你喜欢怎样的房子,为什么呢?

激趣:想不想造一幢喜欢的房子?

过渡:今天我们就用积木来造房子!每组的桌上有几块积木呀?够不够造一幢房子?

那就请你们就分成4组在数积木游戏中赢取更多的积木。

二、争回答,数积木。

(一)数数相同数量的积木房。

导语:听清题目哟!(出示相同数量积木建造的不同房子)

出题:我用积木造了4幢房子,请你们用好方法数一数,每幢房子各由几块积木建成的?

形式:将答案记录在记录纸上,呈现在每幢房子的下方,答对的为本组加上一块积木。

验证:移去屋顶,拆层演示

重点提问:房子有几层?每层有几块?一共有几块?

小结:数量相同的积木能造出不同的房子,只是有的积木被其他积木挡住了,我们不容易发现,点数的时候我们可以一层一层的数清楚,不多数,也不漏数看不见的那些积木。

(二)找找躲起来的积木块。

导语:有的小组领先了,有的小组暂时落后,不过没关系,我又造了一幢房子,房子里有些积木很顽皮,像玩捉迷藏一样躲了起来。让我们仔细观察,把藏起来的积木找出来。

出题:准备好了吗?请问这幢房子有几层?每一层有几块?共有几块积木建成?

重点:移去屋顶,拆层演示,帮助幼儿学会数隐藏起来的积木块。

小结:房子一层层往上造,如果上层有几块积木,那这些积木下一定也有几块积木

三、造房子,数“砖块”。

(一)造幢房子把分数。

导语:经过两轮的比赛,哪一队的领先了呢?请每组朋友用你们现有的积木造一幢房子。然后我们一起来数数你们的房子由几块积木建成,共得到了几分。

重点:鼓励各组建造出点数上有难度(有多层、有重叠)的房屋

集体点数时一层一层数清楚。

(二)学做小小建筑师。

导语:(出示建房图纸)你们造房子、数积木的本领都那么大。那你们能不能在根据图纸上的建房要求,在5分钟内造出与图上一模一样的房子,并一层一层的数清楚他是由几块积木建成的呢?

要求:每队派一个代表挑选喜欢的图纸,用积木搭出与图中相同的房子,要造的又快又好!

重点观察:每组搭的房子是否与图纸上的一样,各组搭建、点数的方法。

验证:他们搭的房子与图纸上的一样吗?记录的对不对呢?

小结:虽然各队拿到的`图纸看起来不一样,其实是同一幢房子从不同的角度拍出的照片,所以搭出的房子是相同的。

四、延伸。

小小建筑师们让我们回去建造更多独特的房子,考考你的好朋友们你是用几块积木建成的好不好!

【教学反思】

今天的活动较为顺利的开展了,也达到了我预期的效果。还成为了我园计算专题组的“一课多研”研讨的课例,反思一路走来获得成功的的原因,我觉得有:

a)关注细节的设计

计算活动教具多,对环节间的小结语要求也高,在这一次组织活动前教案在我的脑海中一次次的“过电影”,把握了每一个环节的细节要点(孩子合作中可能的状况、每一次小结重点提炼和梳理的内容、重难点落实的方式)。“细节决定成败”,活动前我让一个个环节都顺溜了,我想这也是活动活动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吧!

b)注重互动的有效性

我的教学对象是一群大班的孩子,所以在今天的活动中我不仅关注师生间的有效互动,也为孩子们创造了很多合作互动和思考的机会,无形中提高了生生互动的有效性。

积木教案篇4

[活动名称]:积木基础造型拼搭

[活动目标]:通过让幼儿有目的`地拼搭动物、房子、交通工具等,锻炼幼儿的精细动作和手眼协调能力,营造幼儿团结友爱,和谐相处氛围;启发幼儿发散思维,培养幼儿观察力。

[活动模式]:室内活动。

[活动教具]:四套“巧虎奇趣积木组”。

[活动歌曲]:搭积木儿歌。

[活动过程]:

一、介绍积木组:

h形积木5个,梯形积木1个,扇形积木1个,圆柱形积木四个,推杆一个,绳子两条。

二、基础造型拼搭

1.搭小猫:①一个红色h形积木作底座,一个h形小猫头像积木跨放上方;②一个绿色h形积木作底座,一个h形小猫头像积木跨放上方;③在小猫头上积木上方放一个圆形积木。(小猫顶球)

2.搭小狗:①一个红色h形积木作底座,一个h形小狗头像积木放上方;②一个绿色h形积木作底座,一个h形小狗头像积木放上方;③在小狗积木头上放一个小球。(小狗顶球)

3.搭小象:①一个蓝色、一个绿色h形积木并排作底座,一个h形小象头像积木单跨放在蓝色(绿色)积木上方。

4.搭火车:四个红、黄、蓝、绿h形积木首尾相连侧放,扇形积木侧放于红(绿)色h型积木旁。

三、幼儿活动,分组拼搭

四、教师巡视,分组指导

五、教唱儿歌:

奇趣积木组,好玩不辛苦;搭个小狗汪汪叫,搭个小猫喵喵喵;搭个小象能喝水,搭个火车四处跑。

六、小结:

表扬造型搭的快、搭的好的小朋友和配合协作好的小组。提示小朋友基础造型积木颜色可根据小朋友喜爱任意搭配,无特殊要求。

积木教案篇5

活动要求

1.通过玩大积木,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走、跑、跳等基本动作,发展幼儿平衡协调能力。

2.培养幼儿遵守集体规则的良好品质。

3.培养幼儿爱劳动的品质。

活动准备

每人两块大积木(形状各一)、音乐磁带、录音机、花若干盆放于场地一边

小红旗2面、水桶8个、盛满水的大盆4个。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幼儿边听音乐边分散玩积木。

师:我们每人都有两块大积木,大积木有许多种玩法,看哪个小朋友玩的方法最多、最安全。(幼儿尝试练习)

二、基本部分

1.集中演示。

师:哪位小朋友来介绍一下,你有几种玩法?你是怎么玩的?(单脚站立在积木上,间隔跳,几个小朋友合作将积木拼起来走、跳等)

2.再次分散练习。

师:请小朋友试一试你没有玩过的方法。

3.传送大积木。

幼儿把大积木放在场地中间,并排成“十”字形四路纵队。

听老师口令“开始”,排头幼儿将大积木传给身后的幼儿,一个传一个,看哪个小组传得快。

4.游戏“给花浇水”。

场地布置:

ooooo|……小……|小

ooooo||

ooooo|……河……|花

ooooo||

师:(1)前面有一条河,小朋友想想我们怎样才能过河?

(幼:用大积木搭座桥)

(2)请四组幼儿搭四座小桥,比一比哪一组的桥搭得好。

(幼:积木间隔着摆放)

(3)请小朋友试着过小桥。

(幼儿尝试练习)

(4)小朋友过桥的时候身体向前不要摇晃,脚踩稳在积木上走,也可以手臂伸向两侧保持身体平衡。

(5)交待玩法:今天我们要给河对岸的小花浇水,第一个幼儿用空桶在盆里舀水,然后一手拎一个桶过小桥,跑到花面前给花浇水,再拎空桶回来,把桶传给第二个幼儿,再以此类推。

(游戏玩2次,给获胜方一面小红旗)

三、结束部分

1.小结游戏情况,表扬动作正确、拎着水桶顺利过河的幼儿。

2.放松活动:放“划船歌”的录音,幼儿把大积木当成小船,坐在“船”上边唱边表演划船动作,活动结束。

积木教案篇6

在主题活动《好习惯》中我们开展了语言活动《搭积木》。《搭积木》是一个看图讲述的故事体裁。故事中红红和冬冬搭积木的行为是孩子们学习的榜样。通过观察、交流让幼儿在理解图意的基础上学说短句“请你给我一块积木,好吗?”或“我给你一块积木吧。”习得同伴之间交往的技巧,从而懂得同伴之间要友好相处,一起快乐地游戏。谈谈我对本活动的几点感悟:

一、选材贴近幼儿生活

现在每个家庭几乎都是独生子女,孩子在家里交往范围小,处于“自我中心”状态。家里玩具随意玩,孩子可独霸一方。而到了幼儿园里,玩具数量是有限的,任何教玩具都需要幼儿轮流分享。所以在幼儿园里,这样争夺玩具的行为表现得特别多,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这样是不对的,一些攻击性较强的幼儿总是会与同伴发生矛盾,经常出现争抢玩具、推人甚至打人的现象。因此,实施共享教育非常重要。小班幼儿的社会性刚刚开始萌芽,是品德教育的关键期。我觉得在此时组织这样的教学活动是解决孩子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交往习惯,是非常及时、有效的。

二、为幼儿创设口语表达的情境

看图讲述活动的关键就在于为幼儿创设正式的口语表达情境。为了调动幼儿参与讲述的积极性,我采用了情境教学的方式,从观察图片画面入手,让幼儿在一定的情境中想象故事发生的情节以及角色间的对话。如“红红搭桥的时候,少了一块积木,她会怎么办呢?”,孩子们会说“问东东要”。“那谁能用一句好听的.话去问东东借呢?”有的孩子说“谢谢”,基本表达不清。这时我出示一块红色的积木,问:“我这里有一块红积木,如果你们是红红,你会怎样问我借呢?”这样身临其境似的故事情境,调动起了孩子们讲述的兴趣。有的孩子说:“给我一块积木好吗?”这时只需老师适当的引一引“谁能说得更有礼貌一些呢?”在这样的情境中孩子自然而然地学会了短语,也能从中明白当自己需要问别人借玩具时要有礼物。

幼儿的语言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在孩子初步了解熟悉了看图讲述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开展情境表演,在情境表演中模仿角色对话,体验角色情感,提升讲述经验。活动中我采用老师与幼儿、男孩与女孩、个别与个别进行人物角色对话,使每个孩子都有表演讲述的机会,提升了孩子的讲述经验。

不足之处:活动前预设了两个“红红搭桥的时候,少了一块积木,她会怎么办呢?”在活动前我预设两种情境,根据幼儿的观察讲述进行引导。

情境1:如果幼儿回答:红红可以问冬冬借。教师引导:红红会对冬冬说什么呢?(提醒幼儿用好听的话说一说。)幼儿学说:“请你给我一块积木,好吗?”

情境2:如果幼儿回答:冬冬会给红红一块积木。

教师引导:冬冬会对红红说什么呢?幼儿学说:“我给你一块积木吧。”在活动中孩子只说了情境1,我也只重点与幼儿一起讲述了“有礼貌”。活动结束后我反思,同样的搭积木,其实可以渗透两个关键词:有礼貌、会分享。在平时的生活中也经常看到一个孩子非常有礼貌地去问同伴借了,但另一个孩子却不愿给他,这也是孩子“自我中心”的表现。所以在活动中我还需适当的引导:“东东看到红红没有积木,他会怎么做呢?”让孩子谈谈。或许这样孩子们也能懂得一点分享的交往品质。

积木教案篇7

一、活动目标:

1、 认识 “+” “=”,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

2、学习5以内数的合成型加法。

二、活动准备:

动物图卡若干、纸和笔

三、活动流程:

(一) 教师随意拿几块积木问:刚才我用了几块积木搭这座小房子?

(二)对计数记过进行数的合成练习。

——把积木分给两个小动物,问:小狗和小猫各有几块积木?合起来又是多少块?并摆上正确的数字。

——结合数字卡进行念唱,1和4合起来时5,2和3合起来是5…..。

(三)游戏考考你:

讲述故事情节,帮助幼儿理解“+”、“=”的意义。

1、教师:冬天快到了,小燕子美美一家要从北方飞到南方去过冬。美美的爸爸妈妈在前面飞(出示2只燕子),美美跟在后面(再出示1只燕子),一共有几只燕子要到南方去呀?

将相应的数字卡贴在教具下面,引导幼儿说出爸爸妈妈2只,美美1只,合起来时3只。告诉幼儿“合起来”就是“加在一起”的意思,然后将“+”卡放在2和1的中间。再将“=”卡放在1的后面,并告诉幼儿“=”就是相等的意思,等号前面的是一个算式,等号后面的数字就是前面算式的计算结果。

3)通过游戏“小白兔采蘑菇”,进行正确的对应计数,完成加法的计算。教师边操作贴绒小兔边说:小白兔先采了3个蘑菇,小灰兔又帮它采了2个蘑菇,现在小白兔一共有几个蘑菇呢?

活动反思:在这个活动中孩子每一个步骤孩子都能跟着一起操作,环节与环节之间的连接比较紧凑,对活动内容基本掌握,都能教熟练地说出5以内的加减法。但整个活动流程不够灵活,都是老师说,孩子答,给孩子探索思考的空间较少。而且在孩子对5的加法比较熟练的情况下,我还是按原来的活动流程完成教学任务。不能及时作出调整,如我们可以进一步加深难度,编应用题。这也反映了一个问题,就是老师对孩子的最近发展区不了解,要不就是涉及的内容太难,要不就是涉及的内容太简单。怎样了解孩子的“最近发展区”值得我们好好学习,思考,让孩子在每个活动中有所收获而不会觉得太难或太简单,而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教。

积木教案7篇相关文章:

中班数学教案教案参考7篇

小班教案数学教案推荐7篇

礼仪课教案幼儿园大班教案7篇

健康教案幼儿园教案优秀7篇

幼儿园教案科学教案优秀7篇

幼儿园教案科学教案最新7篇

秋天的雨教案优秀教案7篇

健康教案幼儿园教案通用7篇

拼音t教案大大班教案精选7篇

幼儿园教案体育游戏教案精选7篇

积木教案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58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