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我们的工作更加高效有序地展开,我们一定要认真准备好工作计划,工作计划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和安排工作任务的工作量和时间,下面是28好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学期末工作计划6篇,感谢您的参阅。
学期末工作计划篇1
一、备课组概况:
备课组共有5个班,担任着整个一年级的语文教学任务。随着新课标的理念不断深入,每人的教育观念有了改变,教学能力在不同层次上有了提升,从而也激起了对新教材的探索热情。我们这个年级的教师年龄结构好,中老教师有深厚的教研经验,年轻教师有热情饱满的工作态度,这股力量一定会促使着备课组教研工作和谐,统一,有序地完成。面对新学生,新教材,我们一定努力探索、积极建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二、指导思想:
1、让校本教研成为推动我们教研组工作再上一台阶的动力。围绕“深入课改,争创特色;抓教师发展,争出成绩;抓教学评价,提升质量”开展工作。
2、根据我们年级的自身实际情况,立足课堂,充分挖掘文本,促进年级组教师的交流与协作,进一步提高每一位教师的综合素质以及教学质量。
三、实施方法:
1、在汉语拼音教学中,渗透趣味性,活化教学内容。通过穿插游戏、编儿歌等形式,让学生在动中学、趣中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2、在识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识字教学实行认写分开。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通过放手让学生借助图认字、猜字、游戏识字等方式,恰当地引导学生自主识字,让学生自己寻求认字方法,使学生从过去的繁重识字负担中解放出来。
3、在识字、阅读教学中,随时把握时机,为学生创设口语交际的环境,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
4、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把表演、竞赛、游戏、音乐等引进课堂,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巩固知识,培养兴趣,形成能力,逐步提高语文素养。
四、主要工作:
1、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
听:听人讲话,态度认真,注意力集中,还要边听边想,边听边记。
说:能说普通话,要口齿清楚,声音响亮,态度大方,学习使用礼貌用语。
读: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不唱读,不顿读,能在课外阅读适合自己的书报。
写:正确的书写方法和写字姿势,以及认真书写、保持纸面整洁、爱惜文具等。
想:边听边想,边读边想。
问:碰到疑难问题不能解决的,敢于提出。
2、汉语拼音:学习汉语拼音的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学习拼音方法,能正确地拼读音节。借助汉语拼音识字阅读。(要认真识记,拼读,找到识字和拼音的联系点,做到有机结合,互相渗透,相得益彰。利用看拼音读课文识字,进一步复习巩固汉语拼音。)
3、识字:400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大致了解在语言环境里的意思,生字在课文里会读,离开课文会认。认识汉字的基本笔划和常用的偏旁部首,了解笔顺规则。培养主动识字的兴趣和初步的识字能力。(识写分流,识多写少,识400个写100个。在书写中注意笔顺、结构、书写规则等的渗透。复习前几课未书写的独体字)。
4、阅读:学习朗读课文,对朗读有兴趣。能读得流利,读出感情。背诵全部的古诗和部分的课文。(利用所学字词,进行课外阅读适合自己的书报,古诗一定要熟读成诵,经常复习。)
5、加强备课组集体的力量:
(1)在教学中遇到问题,及时讨论研究,及时解决。
(2)本学期的试卷命题工作,组内老师一起讨论,出好每一份考卷。
五、活动安排:
(1)教师备课详尽,注重与创新的结合。易化难点,备课量充足。做到周周有一篇反思或随笔。
(2)布置的作业要有层次感,多面批。努力做好培优抓差的工作。
(3)做到考核多元化。教师在单元试卷的题型、密度、广度和深度上有所突破。
(4)本学期我们将积极参加教学设计等基本功活动。
一年级上册语文备课组活动计划
(5)课余时间积极观摩示范课,并完成评课活动。并努力上好一节教研课。
(6) 我们一年级组语文教师要立足岗位,团结协作,求真务实,顺利而圆满地完成各项教育教学任务。
六、具体安排:
周次 时间 活动内容
一 9月4日 一年段制定教学进度,教学计划。
二 9月11日一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拼音教学)
三 9月18日参加校教研活动。
主讲:文*红
四 9月25日 一年级语文学习区关于集体备课的指导性意见。
五 10月9日参加校教研活动。
六 10月16日一年级集体备课(写字教学)主讲:袁*连
七 10月23日参加校教研活动。
八 10月30日一年级语文集体备课(识字认字教学)主讲:刘*玲
九 11月6日参加校教研活动。
十11月13日 一年级语文集体备课(阅读教学)主讲:李*红
十一 11月20日参加校教研活动。
十二 11月27日 一年级语文集体备课,关于口语交际(主讲:漆*)
十三 12月4日参加校教研活动。
十四 12月11日 一年级语文集体备课(看图说话)
主讲:文慧红
十五 12月18日 校级教研,期末复习工作。
十六 12月25日 一年级语文集体备课(复习计划),主持:刘*玲
十七 1月9日 参加校级教研总结活动。
学期末工作计划篇2
一、复习中应遵循几个原则及策略:
(一)以课本为主,突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材和课程标准是考前复习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二)系统归纳,分清脉络。
(三)专项练习,有的放矢。
二、重难点分析:
1.单词的复习
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上)突出特点是词汇量大,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不熟练掌握单词,英语的学习将从我说起。因此要想方设法的搞好词汇的复习,把单词进行归类使学生容易掌握。
2、语法知识的复习
考试前需要复习的语法知识有:一般现在时、名词的复数形式、一般疑问句、特殊疑问句等。计划对语法知识进行全面的总结,并配合大量练习,大范围的让学生达到懂语法并且会用语法。由此,减少或解除学生心中模糊的知识。复习语法时,要注重引导学生记住结构,能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运用学过的语法写句子,写出简单的文章。
3.习题的选择:
本学期七年级的内容多,容量大,时间紧。必须重视习题的质量。针对这种情况要精选部分试题进行强化训练,特别是学生容易错的,在复习中多加以巩固。
三、学情分析
1.有部分学生的基础薄弱,学习成绩不理想;
2.学生的解题方法与技巧掌握的不够好;
3.优生人数较少;
4学习的写作与阅读练习与能力较弱;
四、复习时间安排:
本次复习时间(大致有四周)
从单词,短语、句型、语法、查看错题等方面来复习
第一周starterunits1-3--unit1
第二周(units2—4);
第三周(units5—7)
第四周(units8—9)综合复习和训练,迎接期末检测。复习时以课本知识为主,兼顾习题。单词、语法、习题三项要彼此兼顾,要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
学期末工作计划篇3
高三期末xx地区一检地理范围是地理必修Ⅰ、必修Ⅱ,必修Ⅲ,区域地理(即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根据学校期末阶段教学安排表,离期末还有6周上课时间,高三地理可以上课的课时总共还剩下30课时左右。所以高三地理复习仍然面对着上课来不及的尴尬,期末阶段只能边复习、边练习,具体安排如下:
1、时间内容安排:
17周:(12月20日-12月26日),6课时;复习必修Ⅱ3课时,月考相关3课时。
18周:(12月27日-1月2日),5课时(双休日补课抵去元旦放假);复习必修Ⅱ5课时。
19周:(1月3日-1月9日),4课时(其中会考及会考复习停课)复习必修Ⅱ4课时。
20周:(1月10日-1月16日),6课时,复习必修Ⅲ6课时
21周:(1月17日-1月23日),6课时,复习必修Ⅲ6课时
22周:(1月24日-1月30日),5课时,综合复习练习及讲评(2课时),考前指导1课时。
20xx2月1、2、3日,地区期末一检。
2、课后练习安排:
(1)配套练习除用好手头的《导与练》,根据复习进度印发配套的章节练习。
(2)补充练习以针对性练习为主,就每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出一些典型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后做。遇到学生大面积存在问题的知识点能抽时间集体辅导,分散的问题则个别辅导。
(3)《区域地理》复习功在平时,主要以做空白地图为主要手段来帮助学生积累知识,提高空间定位能力,目前重点要求的图有中国政区和地形图、中国气候图、中国水系图、中国工业和农业生产分布图、中国矿产资源图;板块构造图、世界气候类型图、世界自然带图、洋流图。
(4)综合练习出题分配:必修Ⅰ(自然地理),沈利;必修Ⅱ(人文地理),李国庆;区域地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谢波。
3、练习讲评安排:
练习讲评放在课堂,计划每课时中前20分钟复习整理一个板块的主要、主干知识,后20分钟讲解板块相应练习。
总之,面对本次期末考试,上课时间非常窘迫,乃至有些仓促了。要求备课组内老师按工作分配尽早组织好相应的复习练习;同时利用自修课、晚自修时间多下班辅导,及时答疑。争取在期末一检中取得好成绩。
学期末工作计划篇4
临近期末,为帮助学生理顺知识,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特作复习计划如下:
一、复习目的:
1、现在试题的一大特点是灵活、联系实际,死记硬背是不行的,必须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识图、析图、解图能力。地图是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工具,在复习过程中,要使学生真正做到能识图、会用图、能根据图示思考、解决相关问题。
2、使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让学生学习到对他们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
3、通过复习弥补知识的缺漏,强化重点,解决难点,真正提高学生的地理科学素养。
4、使学生通过复习既在知识上有所收获,又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二、学生现状分析及对策
1、现状:一部分学生仍不太会读图,个别学生,地理成绩不理想,给课堂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不过学生有信心继续学好生物知识,争取取得好成绩。
2、对策:
①第一轮对照课本内容认真复习一遍,对一些概念性的内容,要强调理解记忆,布置到位,目的要明确。然后进行模拟测试,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申请 简历 计划)
②第二轮精讲多练,以练为主,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加强运用及识图能力的练习和提高。并查漏补缺,以及综合运用练习。
三、复习内容及时间安排
第十八周 期中考试后内容 2课时
第十九周 期中考前知识 2课时
综合测试 1课时
第二十周 综合练习 1课时
学期末工作计划篇5
我校地理使用的是人教版教材,它是根据《地理课程标准》进行编写的,为做好期末温书迎考,现在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和成绩目标,特制定复习计划。
一、期末复习的教材处理
1、教学时间安排:
第14周——第16周第一课时(每班5节)完成八(上)课本及《漳州地理》功课;
第16周第二课时——第19周(每班7节)复习知识点,注意分层引导、补缺补漏。
周次节次内容目标完成情况
第14周—
第16周(1)1农业完成功课
2农业
3工业
4工业
5漳州地理
第16周(2)
——第19周
1第一章复习知识点
讲评练习
2第二章复习知识点
讲评练习
3第三章复习知识点
讲评练习
4第四章复习知识点
讲评练习
5考试检查效果
6学生互查、练习讲评补缺补漏
7学生互查、练习讲评补缺补漏
2、备好复习课
(1)根据复习课特点,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一方面,教材上出现的内容不一定都讲,另一方面,教材上较为概要或没有的内容有时教师要展开或补充。牢记中学是“基础教育”,打牢基础始终是中学阶段的首要任务;
(2)根据《课标》和《课标解析》的要求,分析每节课的考点要求,进行教材的整合,注意不同章节的内在联系,体现地理读图、析图的特点;
(3)进行教学资源的收集处理(包括提纲、练习等),让学生明确复习重点,并通过学生的自查、互查来检测、加强巩固。
二、根据实际情况,分层次要求
1、多研究学生,多关注学生的即时反应,调动学习积极性,让复习课更有效率;
2、根据历次地理考试成绩,分析、确定各班学生的成绩目标;(附表)
3、各班学生分层分组、运用复习提纲自查、互查;运用章节练习进行小测;
4、在第18周进行模拟考试。
学期末工作计划篇6
期末复习工作即将开始,为了进一步提高期末复习的质量和实效性,本着对学生全面发展,努力提高学生素质的原则,特制订本次复习相关安排及要求:
1、制定好期末复习计划。
要求各科教师深入钻研教材,回览学科教学计划,分析学生知识现状,认真制定好各科期末复习计划。
2、校领导随堂听课,调研复习课堂,针对课堂上发现的问题及时给与指导。
3、抽查复习效果。学校对个别年级科目进行抽查,了解学生复习的情况,力争全体学生均衡发展。
4、各班主任在班会课上对学生进行复习动员,指导学生搞好期末复习。
5、要求教师上好复习课。
复习课不能都上成练习课、评讲课,防止两个倾向:
①教师讲过多,一个问题反复强化,从应试角度出发。
②教师整节课做提纲,然后对结果,最后评讲一下。不要冷饭重抄,要抓住知识点,设计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兴趣,尽量避免枯燥无味的复习。
复习前教师要站在“科学”与“高效”的基点上,要根据本班学生一学期来存在的主要的问题进行设计复习内容。
复习课教学要求:
①认知目标明确,复习针对性强。
②重点突出、容量适中、节奏恰当。
③突出学生主体,指导复习方法。
④指导学生运用知识举一反三,延伸拓展(交叉渗透综合)
⑤讲练结合、解疑释难
6、要讲究复习方法,避免重复繁琐的抄写,切实减轻学生负担;注意劳逸结合,不要盲目布置作业,注意作业量,练习以能做多少,能批改多少就布置多少为原则,不要贪多。不要做大量机械重复的练习,要求学生做到会写就行。不打疲劳战,要提高效率。
7、对不同的学生作业量和难度要求要有所不同。侧重点要不同,基础差的学生做好基本题,要保底,基础好的学生多做提高题、综合题。
8、复习中要关心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作业练习要及时批改,课后个别辅导,多鼓励、多表扬,要严爱结合,要体现人文关怀,创造条件、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增强学生自信心。
9、复习中坚决不能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要耐心指导。
各科教师要科学合理地安排复习内容和复习时间,促进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学期末工作计划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