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礼物数学教案7篇

时间:
Trick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的设计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通过教案,教师能够充分利用教学时间和资源,以下是28好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找礼物数学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找礼物数学教案7篇

找礼物数学教案篇1

目标:

在二等分的活动中培养幼儿爱妈妈和长辈的情感。

初步尝试把图形或物体等分成两份,知道部分小于原来的那一份,原来的那一份大于部分。

准备:

幼儿每人一份操作材料,背景图、几何图形纸4张、剪刀浆糊、巧克力糕、糖、巧克力、笔、抹布。

过程:

小朋友很喜欢自己的妈妈,妈妈也有自己的妈妈,妈妈的妈妈叫什么?爸爸也有自己的妈妈,爸爸的妈妈叫什么?爸爸妈妈都爱自己的孩子,辛辛苦苦把自己的孩子养大。

熊妈妈有两张圆形纸,两张圆形纸一样大。她拿一张给两只小熊,要小熊把圆形纸分成一样大小的两份,一份给奶奶,一分给外婆。

小朋友猜一猜,两只小熊用什么办法分这张纸?幼儿讲述

讲解:

小熊把纸对折后打开,中间有一根折线,沿着折线剪成两分,再放在一起比一比,两份是不是一样大?再拿其中的一份和原来的一份比,分出来的一份比原来的小。

熊妈妈还有四张漂亮的纸片,熊妈妈请小熊把每张纸片都分成一样大小的两分,一份送给奶奶,一份送给外婆。请幼儿示范剪好后粘贴在背景图上。小朋友想不想帮小熊一个忙。

幼儿操作,老师指导,动作快的幼儿在形上加根线再等分。

熊妈妈又拿出小螃蟹的画,小螃蟹画了什么形?幼儿说一说。熊妈妈请小熊用看一看加一根线的办法,把图形分成一样大小的两份。

熊妈妈有四粒糖,四粒糖怎么分成一样大小的两份?

熊妈妈有八粒巧克力,八粒巧克力怎么分成一样大小的两份?

熊妈妈有一块巧克力,一块巧克力怎么分成一样大小的两份?

幼儿讲述,老师按照其中的一种方法切糕。

熊妈妈把两块巧克力糕给小熊吃,两只小熊一起说,问小熊说什么?送给奶奶外婆吃。

找礼物数学教案篇2

数学:分礼物

目标:在二等分的活动中培养幼儿爱妈妈和长辈的情感,幼教大班数学教案-分礼物。

初步尝试把图形或物体等分成两份,知道部分小于原来的那一份,原来的那一份大于部分。

准备:幼儿每人一份操作材料,背景图、几何图形纸4张、剪刀浆糊、巧克力糕、糖、巧克力、笔、抹布。

过程:小朋友很喜欢自己的妈妈,妈妈也有自己的妈妈,妈妈的妈妈叫什么?爸爸也有自己的妈妈,爸爸的妈妈叫什么?爸爸妈妈都爱自己的孩子,辛辛苦苦把自己的孩子养大,幼儿教案《幼教大班数学教案-分礼物》。

熊妈妈有两张圆形纸,两张圆形纸一样大。她拿一张给两只小熊,要小熊把圆形纸分成一样大小的两份,一份给奶奶,一分给外婆。

小朋友猜一猜,两只小熊用什么办法分这张纸?幼儿讲述

讲解:小熊把纸对折后打开,中间有一根折线,沿着折线剪成两分,再放在一起比一比,两份是不是一样大?再拿其中的一份和原来的一份比,分出来的一份比原来的小。

熊妈妈还有四张漂亮的纸片,熊妈妈请小熊把每张纸片都分成一样大小的两分,一份送给奶奶,一份送给外婆。请幼儿示范剪好后粘贴在背景图上。小朋友想不想帮小熊一个忙。幼儿操作,老师指导,动作快的幼儿在形上加根线再等分。

熊妈妈又拿出小螃蟹的画,小螃蟹画了什么形?幼儿说一说。熊妈妈请小熊用看一看加一根线的办法,把图形分成一样大小的两份。

熊妈妈有四粒糖,四粒糖怎么分成一样大小的两份?

熊妈妈有八粒巧克力,八粒巧克力怎么分成一样大小的两份?

熊妈妈有一块巧克力,一块巧克力怎么分成一样大小的两份?

幼儿讲述,老师按照其中的一种方法切糕。

熊妈妈把两块巧克力糕给小熊吃,两只小熊一起说,问小熊说什么?送给奶奶外婆吃。

找礼物数学教案篇3

设计意图:

?纲要》中指出,让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因此,整个活动过程都体现了新《纲要》的精神。教师从孩子的生活经验和实际知识水平出发,选取孩子如今生活中很常见的物品。大班幼儿对图形有认识,他们会区别出外形,但难点是在特征的把握,因此感知体积特征,发展幼儿空间知觉。

活动目标:

1、感知物品的体积特征,并据此匹配合适的包装盒。

2、会采用变通的方法包装物品,增强思维的灵活性。

3、发展幼儿空间知觉。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一双球鞋、一个羽毛球拍、一件球衫、一只小闹钟以及与它们匹配的鞋盒、球拍袋、长方体扁盒、长方体高盒各一。一束鲜花、一条金鱼、一个救生圈、一个长棍气球的实物或照片。

幼儿活动材料《数学》第13页《装在哪里合适》

活动重难点:

区别物体特征与包装相匹配。

活动过程:

1、准备生日礼物

小乌龟的生日要到了,它特别爱运动,它的朋友为它准备了几样运动时要用的东西做礼物,我们来看看是什么。出示球拍、羽毛球拍、闹钟等实物。为了给它一个惊喜,朋友们把这些礼物包装起来。

请幼儿目测这些礼物装在哪个盒子里比较合适,说说为什么?教师根据幼儿猜测实际演示,让幼儿直观地看到它们是否匹配。

2、装在哪里最合适

翻开幼儿活动材料《数学》第13页,看看左边每样物品的样子,说说装到右边哪个盒子或包里比较合适。

请幼儿在纸上用线把每样物品和合适的盒子连在一起,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连。教师引导幼儿目测物体的大小、长短、高矮、厚薄、宽窄等特征,作出正确的判断。

3、方便巧妙的包装方法

出示一束花,一条金鱼,一个救生圈、一个长棍气球,你们看看这些东西该怎么包装呢?

这些东西很特别,携带起来不方便,装在盒子里合适吗?为什么?教师小结:以为花会压坏,金鱼要水,救生圈太大,长棍气球太长,所以装在盒子里不一定合适。教师示范包装这几样物品。

引导幼儿理解:有些东西携带起来不方便时,可以采取变一变的方法,灵活解决问题。

找礼物数学教案篇4

设计思路:

新年的脚步悄悄地走向我们,一天我会听到龙龙在说:“爸爸妈妈昨天带我去亲戚家做客了,做客前爸爸妈妈会去超市买很多礼物。”其他孩子听到了也纷纷表示也去亲戚家做客了,也买了很多礼物。在他们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幼儿对购买礼物非常感兴趣,并且有的幼儿还可以说出具体的购物过程,再加上大二班的小朋友开了家“河马超市”,我们的孩子非常渴望到超市里亲自体验购物的感受。于是,我就创设了为熊猫奶奶购买礼物的情景,从中既能让幼儿体验到购物的乐趣,又能让幼儿了解合理安排钱币的重要性。

活动目标:

1、通过购买礼物这一活动,初步尝试合理安排钱币的方法。

2、体验购物的乐趣。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新年马上就要到了,熊猫奶奶邀请我们去做客。

2、银行取钱,交代要求:领的钱要拼成四种图形(圆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四种图形的颜色要不一样、两半图形上的数字要合成10

3、购买礼物

4、交流分享:你买了什么礼物,为什么买这份礼物?一共用了多少钱?

5、师总结:我们在买东西的时候,一定要合理安排钱币,有多少钱用多少钱,不要超支。

活动反思:

数学能为幼儿动手、动口、动脑,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创设最佳情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身心潜能,省时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同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心理素质,使智力和非智力品质协调发展。引导学生在“玩"中学,“趣"中练,“乐"中长才干,“赛"中增勇气。

找礼物数学教案篇5

预设目标:

1、根据小动物的习性进行归类、匹配,发现其差异。

2、体验与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

准备:

ppt,小狗、小猫(方位)、小鸡图片,装有鱼、肉骨头、虫子的两个大礼物包。

流程:

自由探索——集体交流——纠错提升——拓展

重点:

根据物体的特征进行归类、匹配

过程:

一、自由探索

1、导入(播放ppt)

“看见礼物,有什么感觉?什么时候我们会收到礼物呢?”

设疑:“有几只小动物要过生日了,我们帮它们庆祝,好吗?”(幼儿自由回答)

2、送礼物

“看看这是谁?”(小鸡)“小鸡喜欢什么呢?”

“看看我们的礼物包内有小鸡喜欢的东西吗?”(小虫)

“礼物包里还有什么啊?送给谁呢?”

出示小猫、小狗、小鸡图片:“小动物们正等着我们的礼物呢?快把礼物送给它们吧!”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小猫喜欢吃什么呢?小狗喜欢吃什么?小鸡喜欢吃什么?)

二、集体交流

1、提示:“我们问问小动物,它们喜欢我们的礼物吗?”

2、设疑(与ppt相呼应)

“狗狗最想要的礼物在哪里呢?”(观察狗身上的图案)“狗长得有什么不一样?大狗狗喜欢吃大骨头还是小骨头?”(提示对应)

三、纠错提升

1、导入:“我们再帮帮忙,让小动物们拿到最喜欢的礼物好吗?”

2、再次操作

提示:“小猫最喜欢的礼物在哪里?怎么放它最喜欢?红红的小鸡喜欢什么颜色的小虫呢?”

四、拓展

1、设疑:“收到礼物真的好开心,你收到过谁的礼物?我们还可以给谁送礼物呢?”(突出

关心爱护自己的家人、朋友)

2、互动赠送礼物一边找朋友,1个女孩子必须找1个男孩子做朋友。看看谁最能干,会找到朋友,找到朋友的小朋友一起和老师去外面做游戏。

找礼物数学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复习7以内数的组成,初步学习7以内数的加减。

2.认识加减等于符号,理解其意义,愿意运用到生活之中。

教学准备:

物质准备:

1.自编故事《大熊买水果》。

2.故事相关图片若干(活动苹果7只,数和=、+和=号)。

一、情境导入,复习7的分合。

1.师:今天小熊妈妈和它的两个宝贝去了趟超市,一共买了7只苹果,熊妈妈叫熊哥哥和熊弟弟一起来拿苹果回家。你们觉得两个熊兄弟会怎么分这拿?

2.根据幼儿的回答书写相应的分合式。

师:请你来说一说,你会怎么帮小熊兄弟分苹果。

3.集体念读分合式,巩固7的分合。

师:原来7可以有这么多种分法,我们一起来念一念吧!

二、情境延续,学习7的加减。

1.认识+、-和=。

师:大熊妈妈在回家的路上边走边拿出了三个奇怪的符号,小熊兄弟都不认识这些符号,你们认识吗?(请小朋友来说一说,这是什么符号,这个符号代表什么意思)让

熊兄弟两个认:这个是加号,这个减号,这个是等于号。

2.知道各符号的用途和意义。

师:熊弟弟说,这么奇怪的符号有什么用呢?熊妈妈:他们可有用了,能帮助我们计算。还是学一学这些符号的本领吧。

(1)演示加号的运用。

加号的意思就是要把两边的数字合起来,4和3合起来就是……7就是4+3等于7(书写)等于号就表示两边一样大。(引导幼儿念读计算式)还能怎么计算?(请幼儿尝试说出2+5=7和5+2=7)

(2)演示减号的运用。

加号是把两边的数字合起来,那减号怎么用呢?别急,熊妈妈要考考你们呢,看你们能不能用减号完成它的问题。

我一共买了7只苹果,给熊哥哥吃6只,拿还剩几只呢?(幼儿尝试计算和讲述)。

小结:对了,减号就从把前面的数中减去后面的数量。

引导幼儿继续跟着情境运用减法:

熊妈妈给熊哥哥x只苹果,还有几个可以给熊弟弟?

讨论怎么分最公平。

(3)引导幼儿发现加减法与分合式的关联。

三、自由操作练习。

1.交代要求,完成《幼儿画册》。

2.展示个别幼儿作品,检查。

找礼物数学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能够在问题情境中积极探索与思考,在问题解决中感受体验数学快乐。

2、运用已有的经验进行分类、计数、统计、等分的方式公平的分配礼物。

活动准备:

记录表人手一份,礼物若干

活动过程:

一.选礼物

(1)老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礼物,每人都有,请你们选一种礼物放在自己面前,再数一数有多少个、

(2)提问:你选的什么礼物?有几个?

(3)幼儿记录

老师:你们告诉老师你们选的礼物有几个了,可是这么多小朋友老师会忘记呢,怎么办呢?

幼儿:记下来

(4)介绍表格

你们看,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张记录表,你们把结果记下来就不会忘了。

(5)教师记录大表格

你们看,老师这也有一张跟你们一样的表格呢,我也来记一记。

二.2人等分礼物

(1)今天老师带来这么多礼物是干什么的呢,今天我们来玩一个分礼物的游戏,你们要听清楚老师的要求噢。请你找你旁边的小朋友,和他分礼物,将你的礼物分给他一半,你和他的礼物要一样多。

(2)验证

你们都分好了吗?请你说说你是和谁分礼物的?你分给他几个?你是怎么分的?

老师:你一共几个?你分给旁边的人几个?你是怎么分的?你和他一样多吗?

(3)幼儿记录

小朋友真聪明,一下子就分好了,你们的礼物都一样多了。下面我们将分的结果记下来吧。

(4)教师记录

三、4人等分礼物

(1)老师:你们太聪明了,现在老师再来考考你们,你们把自己礼物拿回来。你们要听好老师这次的要求噢。将你的礼物分给你们这组的4个人。记住每个人都要分到而且要一样多,分好后把结果记下来。

(2)验证

老师:你分给你们这组小朋友一人几个呀?你是怎么分的`?你的表格上记的也是4吗?

(3)教师记录

四:3人等分

(1)你们怎么这么聪明呀,都难不倒你们,我要再来考考你们呢,先请你们把自己的礼物拿回头。现在老师要把小组调一下,每组出来一个人组成一个新的小组,谁愿意?(把记录表带过去)

(2)提问:现在你们每组有几个人呀?再数数你们的礼物现在有几个?数好了记下来。

(3)幼儿分礼物:3个人怎么分呢,我们来试一试

(4)验证

你来说说这次你是怎么分的?一人分了几个?

(5)教师记录

五:小结

我们小朋友真是太棒了,什么都难不倒你们。刚才我们分了3次礼物,第一次你们将礼物分给旁边小朋友一半,你们都得到了8个礼物,然后分给了4个人,你们也得到了一样多的礼物,都是4个、。我们又将礼物分给3个小朋友,你们用自己的智慧使大家得到了每种礼物一样多,真棒!

找礼物数学教案7篇相关文章:

找手机的教案5篇

小班教案《找朋友》反思8篇

找妈妈教案及反思6篇

找种子教案5篇

找朋友音乐教案8篇

幼儿找凉快教案5篇

小班找影子教案5篇

找影子中班教案5篇

从找春天教案最新6篇

找颜色幼儿小班教案6篇

找礼物数学教案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81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