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全的教案能够引导学生逐步理解知识点之间的逻辑联系,设计具有情感共鸣的教案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以下是28好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数数1~50教案优秀6篇,供大家参考。
数数1~50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课件,清楚的理解绕口令的内容
2、学说绕口令,能正确发出儿歌中每个字的读音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数数歌"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谈话:请你说说你喜欢的动物是谁?它喜欢在哪里玩?
二、观看幻灯,学习绕口令
1、"今天有几只动物要和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咱们一起找一找他们藏在哪?"
2、点击幻灯片2,请幼儿说说这是哪?(山)
2、"看看是谁藏在了山上?"(同时点击鼠标,出现"虎"),在幼儿的回答中反复并纠正"虎"的发音
3、带领幼儿学说短句"山上一只虎"
4、同样方法分别播放幻灯3、4、5、6,帮助幼儿更快的理解、记忆绕口令的内容,在幼儿的跟读中纠正字的发音
5、"小动物都被我们找到了,咱们再来回忆一下是从那找到的",播放幻灯7,并介绍绕口令的名称"数数歌"
6、和小动物一起复述绕口令
三、巩固复习
游戏:
1、看谁说得快(全体)
2、做动作说绕口令(全体)
3、绕口令接龙(分组)
教学反思:
此次有幸观摩了园内优秀的课程资源库内容,同样是一次受益匪浅的经验积累。而之所以选择《数数歌》这节课作为评析,是因为结合上次自身的教学,让我对这一活动又有了更深刻的反思和进一步的学习
一、新颖、有趣的取材
幼儿所接触的语言教材,大多还是以故事、讲述等形式为主,而绕口令这一传统的语言游戏,以它有趣的押韵、快速的节奏感而朗朗上口,幼儿从中获得的,是语言表述能力的'提高,且《数数歌》中融合的生动的动物情境,更是深受幼儿喜爱
二、清晰、合理的目标
鉴于现阶段幼儿语言发展能力的状况,将目标制定为了解绕口令特点及产生学习的兴趣较符合幼儿年龄特点,且结合材料出发,韵脚相同音的准确念读和平翘舌的区分,无可非议是本次教学的难点。
但从实际教学中我们也可发现,幼儿能够完整学念儿歌,但一旦加快速度,一些相近字音就会念得模糊不清,并不十分清晰明朗,这尤其体现在平翘舌上,一些幼儿还是存在平翘舌不分的现象。对于这一难点的突破,我认为最直接的方法还是需要不断练习,由慢到快、由个别念读到连读,延伸这一环节的时长。
三、层层递进、妙趣横生的教学环节
1、拟人化的游戏导入
活动以幼儿熟悉的捉迷藏游戏开始,自然且又恰如其分地将幼儿带入到教育角色中,幼儿在不亦乐乎的游戏里激发了学习欲望,这也正体现了《纲要》中所说:幼儿是教育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活动内容必须与幼儿兴趣、接受能力相吻合
2、抽离式的图谱教学
在自身的教学中我也发现,单纯的图谱教学对幼儿完整内容的记忆只能起到短时的效果,不断地反复念读反而会显得学习枯燥,而抽离式的图谱教学恰好弥补了这一不足,幼儿会对抽离的空白部分加强记忆的指向性、加深内容的思考,从而达到巩固记忆的效果
3、轻松明快的乐器配合
虽然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有兴趣地学念绕口令,但同时也不能忽略绕口令的基本特征,因此教学中配合了圆舞板和铃鼓这类乐器来拍打节奏。
但幼儿起初还不能适应乐器的配合,跟不上其节奏,缘由是幼儿对绕口令的内容还并不熟练,且节奏又过快,所以我建议是否可以先放慢拍打节奏的速度,然后循序渐进地加快,或者先延长节奏的时值,由一拍打一下再渐渐过渡到半拍打一下。
4、画龙点睛的拓展延伸
活动最后以精彩的视频欣赏和幼儿表演作为结束,为整个教学起到了点题的作用,但我认为这一环节时间是否可以稍微再缩短些,点到为止即可,主要可作为课后的延伸。
数数1~50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能够不受颜色、拼摆形式的影响,拼搭组合图形。
2. 通过动手、动脑,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体验拼搭图形的乐趣。
活动准备:
1. 教具准备:“几何图形组”。
2. 学具准备: “几何图形组”;各种图形卡片若干。
3. 《操作册》第3册第43-44页。
活动过程:
1. 热身活动。
教师幼儿相互问候。
2. 师生共同探索。
(1) 教师示范用任意摆放的图形拼搭成各种图案,让幼儿欣赏并发挥想象。
(2) 教师:小朋友,你们一定很好奇吧?把几个图形拼搭在一起,就能组成一个物体很神奇吧!你们是不是也想试一试呢?引导幼儿不受图形的颜色、摆放形式的影响,任意拼搭、组合图形。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积极动脑,拼搭出和别人不同的物体。
(3) 鼓励幼儿说说你拼的是什么?
3. 分组活动
第一组:主题拼图。幼儿自选主题,利用“几何图形组”进行拼搭游戏。
第二组:做操作册第3册第43页的活动。
4. 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生活中的数学:用生活中的物品玩图形拼搭游戏。
数数1~50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4以内手口一致地数数以及认识数字1、2、3、4。
2、复习红黄蓝绿颜色,巩固方形、圆形、三角形及半圆形的图形。
3、乐于参加数学操作和游戏活动。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5、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红、黄、蓝、绿四间蘑菇房子,在每座房子的房顶上分别有贴有1个半圆形、2个三角形、3个圆形及4个方形;一只小鸡、两只小猫、三只熊猫、四只兔子的图片。
2、幼儿数学用书及人手一份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师:今天董老师要带小朋友去小动物家玩,你们想去吗?
二、学习4以内的数数,感知4以内的数量。
1、教师出示绿房子,引导幼儿观看房子上的图形。
师:小朋友看,这个蘑菇房子上有什么图形?(三角形)
我们一起来数数有几个三角形?(2个)
猜猜里面住着谁?(小猫)
请小朋友手口一致地点数,说出房子里面住着2只小猫。2个三角形和2只小猫都可以用什么数字来表示?(2)
2、依次出示黄房子、红房子和蓝房子,学习1、3、4手口一致的点数。
三、游戏活动:学做小动物。
请幼儿们当小动物,教师用三角铁敲几下,幼儿就学做小动物叫几声或跳几下,进一步巩固4以内数的感知。
四、幼儿操作
1、教师:小动物们找到了许多闪闪发光的宝石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都得到了什么样的'宝石?
小熊的袋子里是什么形状的宝石?(方形)有多少颗?(4颗)教师示范用油画棒涂画4颗宝石。
2、幼儿操作,分别数一数小动物找到了什么形状的宝石,有几颗,在相应小动物的图片旁边涂画相应数量的宝石。
教学反思:
在执教的过程中缺少激情,数学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识的时候,就需要老师以自己的激情带动孩子的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这方面也要注意。
数数1~50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能有兴趣的学习绕口令。
2、学习读准诗中一些韵母相同的字(虎、鹿、猪、兔、鼠);能有用合适的语言描述动物所在的位置。
3、锻炼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发挥其想象力。
4、教育幼儿要保护小动物。
活动准备:
小动物图片,录音机。
教学方法:
讲述法、激励法、接龙法
教学过程:
一、模仿动物,导入。
师:请你像我这样做!(师模仿猫、象、兔、猴)。刚才老师模仿了几种小动物,你们知道它们都是谁吗?师模仿动作,幼儿说出是哪种小动物。
师:那你喜欢什么小动物呢?谁来说说。(指导幼儿用“我喜欢......”说句完整话。)
过渡:今天呀,可爱的五兄弟也来到了我们中一班,想不想和它们见面啊?它们都很害羞,不好意思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儿闪亮登场,请你闭上小眼睛,它们就会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不许偷看哦!
(师将动物图片分别放在窗台上、柜子上、地上、黑板上、墙上)
二、观察、说话
师:请睁开小眼睛。你看到谁?它在什么位置?(指导幼儿用语言描述动物所在位置,把话说完整。 幼儿说对后,师将图片按虎、鹿、猪、兔、鼠的顺序竖贴在黑板上)
师:我们一起来跟五兄弟打个招呼吧!(幼儿按自己的意愿打招呼)
师模仿动物说话:“中一班的小朋友真是太热情,太友好了,咱们去野外捉迷藏好不好、”
师:想不想跟小动物玩捉迷藏?小动物要开始藏喽,你可听好哦!
三、学习绕口令
1、师快速背绕口令《数数歌》,后问:”谁的小耳朵最灵敏,听清楚了,这些小动物都藏哪里了呢?
2、师带幼儿念儿歌(重点读准几个动物的名字)黑板示儿歌。
(1)慢速清晰地
(2)学大象伯伯粗声地
(3)学小猫咪咪轻声地
(4)师幼接龙
(5)结合动物的生活环境来帮助幼儿理解记忆儿歌。
3、试编绕口令,体验成就感
师:小朋友,想不想当小诗人,小作家,自己编儿歌啊?
分别找5名幼儿上前,按顺序发猫、鸟、鸭、马、蛙的图片,师提问其他幼儿这些小动物生活的场所或环境,来引导启发幼儿编绕口令。
四、思想教育:爱护小动物
今天,我们跟小动物们玩得高兴吗?我们应该怎样和小动物相处呢? (师结合幼儿回答,点拨要爱护、不伤害小动物)
五、播放歌曲《我爱我得小动物》,音乐声中结束活动。
集宁第一幼儿园 不怕风雨
数数1~50教案篇5
设计意图:
纲要中指出:幼儿是教育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而非被动者,活动内容必须与幼儿兴趣、需要及接受能力相吻合,以引导幼儿向最近目标发展区发展。中班上学期的幼儿口语表达能力逐渐增强,绕口令这种文学体裁,读起来琅琅上口,十分押韵,可以为中班幼儿所接受和喜爱。《数数歌》“山上一只虎,林中一只鹿,路边一只猪,草里一只兔,洞里一只鼠,大家数一数,一二三四五,虎鹿猪兔鼠”这篇绕口令将动物拟人化的方法,就像是动物们在森林里玩捉迷藏一样,让幼儿在看看、找找、说说、听听、念念中自主地学习,快乐地表达,体验学习绕口令的愉悦。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朗诵绕口令,学习读准诗歌中一些韵母相同的字(虎、鹿、猪、兔、鼠)以及平、翘舌音:zh、sh
2、初步了解绕口令的特点,激发对儿歌的兴趣。
活动过程:
一、游戏激趣
1、观察背景图,说清背景物体名称。
老师带来了一副非常漂亮的图画,一起来欣赏一下吧。(出示图片)小朋友看看图上有些什么?,请你用一个字来说出他们的名字。(引导幼儿说出山、林、路、草、洞)
2、出示小动物、排队,念念。
(1)奇怪,这么漂亮的地方怎么没有小动物呢?别急,他们来了。(出示动物图片)
(2)你认识这些动物吗?请你用一个字来说出他们的名字。(引导幼儿说出虎、鹿、猪、兔、鼠)(难点前置,为学习儿歌做好铺垫)
(2)大家来数一数,总共来了几只小动物呢?(引导幼儿说出最后一句儿歌:大家数一数,12345,虎、鹿、猪、兔、鼠。)
3、以小动物与幼儿玩捉迷藏的游戏,寻找动物躲藏的方位。
(1)小动物们想和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捉迷藏的游戏,你们愿意吗?那赶紧把眼睛蒙起来,不要偷看哦!
(2)赶紧找找小动物躲在哪里?引导幼儿尽量用儿歌里的话回答。(幼儿说出一个,教师出示相应的图文纸卡)
二、互动学习
1、教师交代名称、示范朗诵。
老师把小动物捉迷藏的游戏编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教师朗读一遍)
2、幼儿跟学,注意念准字音。
运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学念儿歌,比如:个别幼儿朗读;分男、女小朋友朗读;集体朗读;师幼对句朗读等。
3、教师按图示顺序帮助幼儿练习。
1、你们儿歌说的这么好,老师有点不服气了。我要来考考你们。(教师盖住儿歌中的动物,让幼儿进行练习并记忆)
2、现在我要来一个更难的,看看你们还能不能像刚才那么厉害。(教师抽出儿歌中的一句,帮助幼儿进行记忆,最后将所有的儿歌都拿走)
三、加快节奏
1、说说绕口令的特点。
其实这首儿歌是一首绕口令,老师再念一遍,小朋友听听与刚才有什么不一样?
2、教师示范快节奏念一遍。
3、请幼儿跟随教师一起快节奏念一遍,感受绕口令的特点。
四、拓展延伸
绕口令不是一下子就可以念得很快,它学要我们多练习,才会越来越顺口,休息的时候,我们到教室把这首绕口令练练,练熟了找许老师来pk一下好吗?
数数1~50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愿意参与活动,对数学活动感兴趣。
2.认识圆形,初步掌握圆形的特征。
3.能在生活中找出各种圆形的物品。
活动准备
环境准备:教师提前在班级内的各个角落放置一些圆形的物品。
课件准备:“圆形专卖店”情景图片;“各种形状”组图;“去进货”组图;游戏背景音乐。
纸面教具:《圆形专卖店》。
材料准备:马克笔。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引导幼儿初步感知圆形
——小老鼠皮皮新开了一家专卖店,里面卖的物品很特别,我们一起去瞧瞧吧!
——皮皮的专卖店里都有哪些物品?
二,帮助幼儿认识圆形掌握圆形的特征
——这个圆圆的图形就叫做圆形。
——圆形和其他形状相比,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三,发放纸面教具巩固幼儿对圆形的认识
1.发放纸面教具,引导幼儿寻找正确的小汽车。
2.引导幼儿在纸面教具上连一连。
3.教师操作课件,验证幼儿的答案。
四,播放游戏音乐玩游戏寻找圆形的物品
——恭喜小朋友们顺利地帮助皮皮完成了进货任务,现在请小朋友在班级内找一找,哪些物品是圆形的?
数数1~50教案优秀6篇相关文章:
★ 德育1教案8篇
★ 1的分成教案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