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心中无论产生了多少看法,都应当记录在心得中,心得体会是通过文字表达的一种形式,下面是28好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浙江大学训心得体会8篇,感谢您的参阅。
浙江大学训心得体会篇1
一周前,我们踏着整齐的步子,向紫帽山脚前进。一周后的现在,我们又回到了熟悉的土地。但我们都已和以前不同,我们的脑子里都有感想和收获。
一到军训基地,就感到无比紧张和严肃。一走进宿舍,就感到周围无比简朴。我们分好自己的床后,便开始休息,我们都觉得以后的生活会不好过。果然,这次被我们猜中了。
早上,在不无知不觉中,起床哨吹响了,然后快速穿上衣服,在楼下集合,去厨房为舍员打饭,接着紧张地吃完这顿饭,又集合、军训、集合、吃饭、军训、睡觉……无尽的训练都快把我们整跨了,我们一点也不喜欢这里,这里一点也不自由,连吃饭都不能出声,所以我们恨不得离开这里,回到熟悉的教室,回到温暖的家,那儿有亲人的关怀和朋友的帮助。
直到最后一次响起床哨,最后一次集合,最后一次在这里吃饭,最后一次叠被子……我这个时候才意识到这里对我有多重要,这里是我们成长的地方,我们通过这里才明白了许许多多为人处事的大道理,我那一刻才明白,之前的我们都想错了,我们现在的勇敢、自立,无一不是在基地学会的,我们学会不能憎恨这个地方,更不能忘记这里,在这里的每一位教官,都是受人尊敬的,他们为我们以后的生活和学习道路打下了基础。
要走了,望着周围的景物,我感受到即陌生又熟悉,再看看教官们,脸上已没有严肃的表情,是什么样的表情,到现在我也说不清楚。收拾衣物,无意中从地上拾起一张小纸条,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好好珍惜军训生活,走时你会舍不得。”难道,真的被说中了吗?
踏上回家的车,我心里无比沉甸,五天军训结束了,脑子里还不停回放着军训时的场景,感到鼻子突然一酸……
最后,由衷地说一句:谢谢教官们这五天的教诲,我们会永记在心。
浙江大学训心得体会篇2
大学的军训正式的结束了,这开学最难的一刻在昨天晚上宣布完结,军训后的我们与军训前的我们相比有这很大的不同。首先就是身体上,开学时因为在家待了两个月,所以刚进学校时每个人的皮肤都是细嫩白色,可军训后的我们一个个像是非洲过来的难民一样,身体裸露出来的部分被太阳晒的很黑,与没晒太阳的地方有着一道醒目的分割线。心理上也有了很大的改变,我几个室友的行事作风比以前干练多了,不想以前那样做什么事都是拖拖拉拉的。
记得我刚开始军训时,我非常羡慕那些因为有着医院证明,所以不用参加军训的人,但当我军训结束了之后,我对于自己参加了军训并且坚持到了最后而感到很庆幸。这次军训,大大加深了我和同学间的友谊,还认识了教官,不知为何,好像在苦难中,人与人之间才会更容易的建立起友谊。
军训中发生了不少的趣事,开始几天我还天天数着离军训还有多久结束,可经历了几天军训后我已经完全抛起这个想法,觉得军训结束好像离我太远,让我觉得军训好像永远不会结束。可时间不会因为我内心的想法而发生改变,该来的还是会来,现在一想起军训的那段时间,发现时间原来过的这么快,快到我一眨眼它就已经过去了。
军训让我最难以忘记的大概就是同学们的那些才艺了,每次一想起我就会对自己没有什么能展现的特长而惋惜,军训的同学里有的会唱歌,有的会跳舞,有的会讲小品,坐在草地上看着这些娱乐节目就是我当时最大的快乐了。
想起这些快乐心酸的事情,回忆里总有一个人穿透在其中——教官。对于教官,我真的是又爱由恨,他那张脸是我军训初期觉得最恐怖的东西,他随便一开口,我们就得跑步跑到脚软,他一站在我面前,我就动都不敢动一下。我与教官除了日常训练之外没有其他的交集了,不像班上的有些人,他们已经相处到可以和教官勾肩搭背的程度了,尽管如此,在他军训结束离去的那天,我还是觉得十分的不舍,这种舍不得人离开的感觉我已经很久没有过了。
军训结束后,想必过不了多久我就会忘记教官长什么样子了,兴许哪天在路上遇见,我们彼此间也不会认识,毕竟只是个相处了二十多天的人,更何况大部分时间他都还是带着帽子的,但是,对于军训,对于在军训发生的种种,我是绝对不会忘记的。
浙江大学训心得体会篇3
**年11月5—9日,我有幸参加中山市三角镇中小学教师赴浙江大学“核心素养与教学改革”研修班。几天来,我们饱尝著名学者专家所给予的精神大餐,享受大学教授的思想盛宴,经历着一场教学改革的头脑风暴。
一、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
“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美丽,领着一群小鸟飞来飞去。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气,说上一句话也惊天动地。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间教室,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你。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块黑板,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才知道那支粉笔,画出的是彩虹,洒下的是泪滴。才知道那个讲台,举起的是别人,奉献的是自己。”全国知名家庭青春健康专家周仁娣老师为我们动情地唱起这首歌《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她为我们讲课的主题是《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拉开了我们这次学习培训的序幕。周老师告诉我们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阐明开展青春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她还从专家的角度谈了我国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的大致情况:据保守统计,我国每年人工流产1300万例以上,60%的青少年接受婚前性行为,22.4%曾有性行为,有性行为女孩中21.3%怀过孕。我国艾滋病患者人数每年在上升,形势严峻。这些数据触目惊心,这些教育刻不容缓。周老师指导我们教师开展青春期教育的具体内容及可行性操作做法,让我们可以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变化的实际,确定实施青春期教育的具体措施。让我们教师对于性教育不再有口难开。
二、 我们的专业与我们的发展
张寿松教授从三轮备课、阅读建构两个方面阐述了教师专业成长的方法,而这正是我们一线教师的短板,张教授的讲座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张教授讲座有三个地方给我印象深刻:
第一,我很认同他的“闭关修炼”说,的确,像“命制试题”“写教研论文”“备课写教案”等,不都是需要我们静下心来,远离喧嚣和嘈杂,关键在于我们要善于反思与总结,加强“闭关修炼”的精神,不断反思,改进行为。
第二,张教授给我们播放一个动画游戏《fish is fish》(鱼就是鱼),我很荣幸被选中去用我自己的武汉家乡话为大家解说台词。很有趣,也给人很多启发。故事是这样的:有一条鱼,它很想了解陆地上发生的事,却因为只能在水中呼吸而无法实现。它与一个小蝌蚪交上了朋友。小蝌蚪长成青蛙之后,便跳到陆地上。几周后青蛙回到池塘,向鱼描述了它在陆地上的所见所闻。
鱼根据青蛙说的,展开了丰富的想像,但都带有鱼的形状,只是根据青蛙的描述作了适当的调整——人被想像为用鱼尾巴走路的鱼,鸟是长着翅膀的鱼,奶牛是长着乳房的鱼……多么简单的故事,多么朴素的道理。这就需要教师很好地研究自己的教育对象——学生。正如《人是如何学习的》一书中指出:教师需要注意学习者原有的不完整理解、错误观念和对概念的天真对所学科目的影响。教师还需要依据这些概念来帮助每个学生达到更成熟的理解。
第三,张教授最后教我们玩的记忆游戏也令人难忘,感触颇深。通过游戏,大家明白:理解记忆、联想记忆比机械记忆好,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差异,记忆存在近因、首因效应;接近生活的学习活动肯定好过远离生活的活动。
三、 成全每一位孩子的个性化成长
杭州市育才外国语学校张军林校长为我们作了《成全每一位孩子的个性化成长》的主题讲座。育才学校最核心的是办学理念:为每一位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以“培养会生活、会学习、会创造的永远的中国人和可爱的世界人”为办学宗旨。着力打造了优质服务兴校、艺术教育强校、英语口语亮校、校本课程立校四大教育品牌。
育才学校按照“挖井理论”挖出的第一口井——优质服务,即优质服务兴校:做教育就是做服务,做服务就是做细节。育才挖的第二口井——校本课程。继续深挖井:个性化教育实践,包括校本社团、特长培养、校园吉尼斯、群星荟萃、自主购书。育才的孩子都特别的自信,特别的阳光。这也是育才希望的,就是让孩子六年以后非常自信地走向中学,走向社会。相信一个可以保持极高兴趣的,又能够非常自信展示自我的孩子,将来走上社会后一定会成为一个有用之才。张校长的讲座非常生动,在座的老师们无不为为育才学校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超前的教育实践打动和折服。
四、数字媒体技术及其最新发展
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石其乐教授为我们带来了题为《数字媒体技术及其最新发展》的精彩授课。石教授以数字媒体技术为主题,分别从其技术简介、数字多媒体的编辑及制作、数字媒体的演示工具、ipad在课堂上的应用以及数字媒体技术新发展等五个方面诠释了数字媒体技术的数字化、集成化和交互性等特点,以站在高科技的高度俯瞰教育教学中新技术的应用,令学员耳目一新。石教授首先从翻转课堂的发端说起,融教学微视频的产生、发展、现状、展望和录屏软件、绘画软件等教育技术的示范讲解于一体,辅之以鲜活的案例观摩。
大家专心致志、目不转睛,学习的热情在如梦如幻般的展示中一次次被点燃。接着,石教授使出“看家本领”,在边教边学中让学员们领略了powerpoint**版在动画效果、灯片切换、背景去除、图像处理、图片替换、影片剪辑等多方面的强大功能。这既是为我们制作效果更好的微视频提供技术支撑,也是为“翻转课堂”的研究与实践提供教学资源保障。
石教授的两句话让我印象深刻:第一句是“多媒体技术永远是为教师的教学服务的而不能超越于教学之上”。第二句话也就是“乔布斯之问”:为什么在教育领域信息技术的投入很大,却没有产生像在生产和流通领域那样的效果呢?所以这两句话值得我不断揣摩和思考。
五、 教师的教学智慧
浙江省教研室方张松主任,立足有效教育和教学,通过丰富的案例,与我们分享了他对教学多年的观察、分析和思考,如何打造理想课堂、如何实现有厚度的课堂,课堂教学的规则、打造会提问的课堂等,形象生动、睿智幽默,在点拨教师教学智慧的同时,也引发教师的自我反思。“合格的教师教知识、优秀的教师教方法、智慧的教师教思想。”“德育工作本身最好的效果就是无痕,学生的思想工作从来都不是做通的,是想办法让他自己想通。”讲座中方老师抛出了一个个发人深省的教育教学理念。在众多观点中,对于教师的教育智慧的阐述,引起了广大教师的思考和共鸣。
他提出,教师的教育智慧大致可以分为:语言智慧、角色智慧,对象智慧、教材智慧、正和智慧和问题与反思智慧。并旁征博引,分别从各个方面提出了许多鲜活而又真实的案例,让老师们惊讶地发现,原来自己身边常见的问题,竟都可以用智慧的方式得到更好的处理。我认识到要从提升自我多方素质入手,做有智慧的教师,争造智慧型课堂。
六、课堂观察——走向专业听评课
课堂观察与诊断是非常重要的教育教学研究方法,它在课堂研究、教师的专业发展以及教育决策与评价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浙江外国语学院教师培训学院张孔义教授为我们作《课堂观察——走向专业听评课》的专题讲座。张孔义教授首先对听课的两种方法随感式听课和量表式听课进行比较,接着把我们从随感式听评课引导走向科学地观察课堂教学,对“观察什么”、“怎么观察”及怎么分析说明观察结果都进行了阐述。张教授用生动诙谐的语言,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让我们明白科学的课堂观察和随感式听评课的差别,如何科学地观察课堂,用多种切入点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进行听评课观察研究,要求教师科学处理数据,用数据说话,并得出科学诊断,从而用来总结和指导教师改进自己的教学。
听评课作为教师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并未能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究其原因在于随感式听评课活动很少能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支持元素,而张教授所讲的课堂教学观察与诊断为我指明了方向,只有学以致用,让自己的听评课走向专业化,从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淡妆浓抹总相宜”,浙江大学的培训虽然结束,但是西子湖畔的湖光山色总让我记忆犹新。“他山之石可攻玉”,专家教授们精彩纷呈的讲座,也必然会对我的教育教学有所触动,有所改变。
浙江大学训心得体会篇4
通过军训,让我更加的对自己有了了解,也是得到了很多的锻炼,我也是相信自己可以在今后的大学里面收获更多,同时此次的军训也是让我有很多的进步。
其实自己也是不那么意志坚定的人,站军姿没有多久我就是想举手放弃,但是看到没有其他的同学也是举手,我也是不想做第一个,一直想着要不行了,但是也是不知道怎么就坚持了下去,最后教官说休息的时候,整个人都是直接瘫在了地上,完全不顾地上是不是脏的或者如何,只想好好的休息下,而我的身体也是特别的累,第一天训练的时候,我感觉到自己是真的无法好好的再坚持了,以前虽然军训过,但是也是没有这么的痛苦,除了时间隔了久,训练量大之外,也是自己平时没有怎么的运动过,假期更是都宅在家里玩游戏,没有去考虑过自己要参加军训。也是导致自己头一天就特别的难受,但终究还是坚持了下来自己都是没有想到的,渐渐随着军训的深入,虽然累,虽然辛苦,可是我也是感觉到自己更加的适应了,身体得到了锻炼,意志力也是更加的强了。
教官对我们也是格外的严格,时刻盯着,让我们没有偷懒的机会,不过这样也是让我们训练的效果更好,虽然是被监督着,但我们也是不想服输,不想输给别的班级,无论是训练也好,或者在对歌的时候都是如此。所以虽然自己的确不是那么想坚持的,可是一个集体都是在努力,我也是没有理由松懈下来,煎熬也好,痛苦也罢,都是自己的一个成长,军训教会我的不但是懂得坚持是在做什么,同时也是明白在一个好的集体里面,更是能让我们进步更快,大家一起的努力,不想落后,积极的态度也是影响到了我,让我从此次的军训里面得到了更多的收获。长时间的军训,让我也是很多的坏习惯得到了改变,不再赖床,不再老想着玩游戏,而是想去提升自己,假期的毛病没有了,同时也是让我更加的意识到自己努力了三年,也是不来大学玩的,而是应该学习。
军训结束了,很感激教官的严格要求,而今回想起来也是很怀念那段日子,一起训练一起唱歌,一起听教官讲那些故事,今后也是会和同学参加团体的活动,但是我知道军训这种训练也是一去不复返了,不过我会珍惜在这收获的,也是会让自己大学过的充实。
浙江大学训心得体会篇5
**年5月7日至11日,我有幸来到风景如画的杭州,参加了在浙江大学举办的为期一周的**年潍坊市农村义务教育中青年教师业务培训班。一周的学习,让我得以近距离感受百年浙大厚重文化,同时又能够与各位同行交流工作经验和方法,收获颇丰,受益匪浅。
一、浙大印象
离开学校10多年的我,对校园总有种莫名的渴望,现在能够在浙江大学重温食堂、宿舍、教室三点一线的简单学校生活,还是让我兴奋了好一阵子。我们培训的地点在浙大城市学院,整个校园满目葱茏。每天沿着绿柳掩映的湖堤去上课,经过浓密树荫的层层过滤,阳光变得斑驳,变得温柔,变得亲和,浮躁的心变得宁静、简单且满是清凉。徜徉于有着百年历史的校园,常感叹“大不自多,海纳百川”、“昔言求是,实启尔求真”,或许也只有马一浮老先生抒写出的如此有胸怀和境界的校歌,才能衬得上浙大这百年老校。一周的时间很短,却让我真正领悟到了“大学之大在于大师之大,而非高楼之大”之真意。
二、学习感悟
收获一:丰富了知识,充实了自己。
跨进浙大的校门,感受到浙大浓厚的文化氛围和学术氛围。名校大师们的言传身教,为我开启了一道感悟之门。课堂上教授们广博的知识、活跃的思维、独到的见解,使我在理念上完成了一次洗礼,在知识上得到了一次强劲的充电。他们对当前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分析、中国社会问题的解析、社会管理与体制创新以及对自我的正确认知等理论知识的学习,使我茅塞顿开,以前一知半解的东西或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问题也因此找到了答案。同时,我深深地感到自己的不足与肤浅,深刻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们必须树立勤学习、终身学习的思想,不断充实自己,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
收获二:开阔了眼界,更新了观念。
一周的学习,我们学到的与其说是丰富的知识,不如说是一些先进的理念或是思考问题的好方法。同时,学校安排参观了杭州安吉路实验学校和浙大校史馆、科技馆。安吉路实验学校黄雄校长做了《二十二年的心路历程:校长管理的五条建议和五个着力》报告,报告中,黄校长以自己二十二年校长的丰富经历,深入浅出的讲述了如何做一名优秀的校长,给人带来了惊喜和振奋;而安吉路实验学校浓郁的人文气息以及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更给人带来了极大震撼。浙大的科技馆和校史馆更是让人赞叹,校园微公交、世界上最轻的材料、高速电子提花机、浙大皮星一号等等新技术让人目不暇接。这成果的背后也有心酸,从浙大的成立到分校,再到合并,中间的曲折与艰辛,让我们体会到了浙大拥有今天这般辉煌的成就是多么不易!
初入杭州,给我印象最深还是每个十字路口都设立有方便行人和骑车市民的遮阳棚,街头随时可以看到共享自行车,尽显人文关怀。机动车主动礼让过斑马线的行人、西湖免费开放等等,都让人感受到了杭州这个城市人文素养。
走进浙大的校门,我又一次感受到学习带来的快乐,同时也感到些许遗憾。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学习的时间很有限,而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新知识和新信息层出不穷,需要学习的方面和内容很多,涉及面很广。因此,我会倍加珍惜这次学习机会,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勤奋学习、细心思考、扎实工作,达到学习和工作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目的,用不懈的努力来争取更大的进步。
浙江大学训心得体会篇6
“西湖美景使人痴,浙大学术惹人醉”,7月21日,是我们斑小17位教师跟一师系统所属学校的骨干教师在浙大培训的最后一天,大家战酷暑迎台风,激情高涨。培训课程全面系统地学习了小学教师采取行动研究法进行课题研究的具体方法和方案;从语文、数学、综合学科角度,把握核心素养,整合思维,引导学生深度学习。
上午,为我们带来精彩讲课的是杭州教科所的金卫国所长,金老师通过对比课题研究中教师角色的时代变化:从原来的课题实施者转变为课题的设计者、实施者以及总结者,提出一线教师只有担当好这三个角色,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研究型教师。接着金老师从课题研究概述、文献检索方法、推进策略、格式规范四个方面详细讲述了教师该如何进行课题研究,从选题、设计到最后结题论文,金老师以其二十几年课题研究经历为例,为老师们的课题研究指明了方向,理清了思路。
下午按学科分三个会场学习,分别是语文学科、数学学科与综合学科。
汪燕宏老师细致解读了语文核心素养,并通过pirls阅读能力测试的真题,让我们直观感受到了国内外阅读能力培养的不同,建议一线语文教师要更加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四种阅读能力:提取信息能力、推论能力、整合信息能力以及评价能力。以提高孩子们的思维能力。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实验小学校长张翼文就点化思维,内化素养——力争做一名行动研究智者为主题给数学老师们上了一节干货满满的课。张校长与老师们分享了自己的教师成长之路,并就如何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和处理好数学课的课堂设计进行了分享,带给了老师们深深的思考。
吴筱泉老师从**年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为切入点,为我们介绍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地位。综合实践活动是从学生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况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问题为中心,不同于学科课程以知识为中心,而且更加关注学生的素质发展。学生自主探究生活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质。吴老师还从多个案例剖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程目标。让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学会赞美别人,并为别人着想。要让学生劳动,并培养他们的生存能力。学生要有提高,有改变,让学生学会生活,热爱生活。
通过观摩名师课堂、聆听大师讲座如醍醐灌顶,让人受益颇丰、深受启发。虽然这次浙大学习结束了,但学习的内容仍记忆犹新。让我们明白了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的道理。我们将继续努力在教学实践中学习、将学习所得用以教学实践,努力提高自己的教书育人水平。
浙江大学训心得体会篇7
为期一周的浙江大学学习培训生活即将结束了,经过七天的学习,我想我们每一位学员都有不同的但很大的收获。对于我个人,我认为这次培训班举办的非常有意义,非常有必要,因为它不仅让我充实了更多的理论知识,更让我开阔了视野,解放了思想,打动了内心。从听课到交谈,以及所听到所闻,每一堂课,都让我有所感动和收获。加之与来自不同县市区、同样工作岗位的同学们聚集一堂,相互交流借鉴工作经验、思路方法,较全面的提高了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以下是这些天的几点体会:
一是非常感谢市委组织部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是我们有幸成为浙大学子、感悟浙大文化,有机会认识了这么多好领导、好同学、好老师。这是将成为我们工作学习和生活上的重大资源和财富。
二是非常感谢浙江大学的各位老师给我们传授的新知识、新思想和新的工作方法,是我们进一步拓宽了视野,完善了人格和管理品质。孙家良教授对后经济危机时代的能源危机、产能过剩、结构调整的讲述,是我而深受警醒,进一步明确了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性;钱文荣教授对农用地非农化转型过程中若干问题全面深刻的分析,使我更加明白要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管理体制和经营体制的探索和改革;张永利教授对人思想深处的深刻剖析和精彩讲述,真正的触动了我的内心,作为一名基层领导干部我将把学得的八种认识运用到下一步的工作中去。
三是我认为今天的学习不是结束了,而是一种新的开始。我将以积极向上的心态、饱满的热情把学到的知识付诸于实践,在未来的工作中结合本地实际做好城乡一体化改造、发展壮大三产服务业、社区和谐建设三篇文章,不辜负领导老师的期望。
最后祝各位领导同学们身体健康、事业进步!祝浙大的各位领导、老师心情舒畅、家庭幸福、桃李满天下!谢谢!
浙江大学训心得体会篇8
秋天,秋高气爽,我们迎来了新的学期,同时也应来了这一学期的军训。军训的第一天对我们来说是最难受的一天。
我们是下午军训,在第一次军训的时候,教官要求我们站军姿,我们过了一个松懈假期,一下子又让我们军训,还真有些不适应呢。我们一开始先练稍息、立正,我们立正的姿势是不正确的,有的确脚没有打开60度角,有的眼睛总是东张西望,有的背是驮这的,我们竟然连手都是自然下垂的。第一次站军姿没站一会儿就累了,虽然我们没站多长时间,可是却热的头上直冒汗。但是通过这几天的训练,我们站的时间越来越长了。有时还可以在炽热的太阳光下站上几分钟呢。有一次我们正在站军姿,一提汗从我的额头滚下来,弄得我耳朵前很痒,我真想用手去抓,但是我忍住了,因为我知道站军姿的时候不能乱动,我还发现我的手没有扣紧于是我马上扣紧了。到了这个时候就磨练我们毅力的时候。
当我们累了的时候教官也会让我们坐下休息,可是没想到坐下也有规矩,休息之后我们又开始训练了,这回练习起立、坐下。刚开始我们有的同学坐下的时候,脚一下子往前一滑,就躺在地上了,教官要求我们:坐下的时候先快速的蹲下,然后用右手撑住地,最后再坐下。用了这个方法我们坐的果然整齐多了!我们又有进步了!
军训锻炼了我们,也磨练了我们,每天下午我们有两小时的训练,当训练完毕以后我会热得头昏脑胀,真想马上躺在床上睡一觉。军训了这几天,就是我们班在淘气的男生,到了军训的时候都不得不听话,他们也都站的腰杆笔直的。
军训的第四天,我们练习了明天的军训闭营仪式,这个练习占用了上午和下午的所有训练和上课的时间,为的就是给明天前来参观的退休老教师一个完美、整齐的军训闭营仪式。我们一下子站了好长时间,一动都不能动!上午表演给全校的领导、老师看,其他年级都表演完了,就差我们年级了,可是那时我已经腰酸背痛了,但是我想虽然这次是彩排但也要做好!果然我们的表演博得了校领导和老师们的阵阵掌声。休息了一中午,到了下午,我们学校所有同学全部在操场上练习,一站又是好长时间彩排终于完了,在回班的路上在我迈出第一条腿的时候,我感觉自己都快不会走路了!
到了我们展示军训学习成果的时候了,我们个个精神焕发,动作一致,口号响亮每个同学就象换了一个人一样!不用说,这次的军训成果展示,老师对我们的评价都非常高!
军训是苦的,收获却是甜的,这次的军训让我明白了: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这个道理。这就是军训的真正意义!
浙江大学训心得体会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