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也是自我提升的一种方式,不断追求更好的自己,每篇心得体会都是一次对内心的深入探索,我们能够发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下面是28好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王继才的心得体会7篇,感谢您的参阅。
王继才的心得体会篇1
王继才这座灯塔最终倒下了,他在那座孤岛上伫立了32载,历经了11680天的风雨,他用行动向所有人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生命价值。他守护的不仅是岛,更是共产党员之魂。
愿做灯塔,为忠诚照亮道路。开山岛不过两个足球场般大小,没水没电,但却有这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为此,在王继才之前,国家曾先后派出10多个民兵守岛,但最长的只待了13天。在这个植物都长不出的地方,没人愿意在这“浪费”生命,但王继才却逆风飞行,妻子虽百般劝说,但他从不曾不离开,反而将妻子留下与他一起守岛,甘愿为国家奉献生命与家庭。他用190多面被风雨撕破的国旗、40多本海防日志、1部手摇电话机、20台听坏的收音机、10多盏用坏的煤油灯,一次次诠释了“忠诚”二字的含义。
愿做灯塔,为信念保驾护航。灯塔永远都是伫立在风口浪尖之处,时刻承受着风吹浪打。王继才夫妻面对开山岛艰苦的环境,始终坚守信念,以海岛为家,与孤独相伴,困难时甚至没有给养,但即使是这样夫妻俩仍然咬牙坚持,不仅学会了海防勤务知识,总结了十万余子的工作经验,为后来人提供了宝贵的财富。而且每天都保持着升国旗这一仪式,王继才曾说过:“岛就是国,守岛就是守国门,开山岛虽小,但这是神圣领土,必须每天升国旗。”,对他而言,每日升的国旗不仅是国家的标志,更是其对信念的坚守。
愿做灯塔,为党魂无私奉献。“以身许国,何时不可为?”,愿不愿意奉献、敢不敢作为是衡量党性强弱的重要标尺。王继才作为普通人,他曾拿着3700一年的工资而不曾抱怨,满是为国为公的担当,这就是他这个普通人最“不普通”之处。王继才曾说过:“为了一个信仰,要在开山岛守下去,直到守不动的那一天!”。32年,王继才夫妇仅有两次离岛过春节,其余的春节,他们都是在岛上守着收音机和看不清画面的电视机度过的。守岛期间,王继才的父母先后病重离世,他都没能守在身边。母亲生前常对他说的那句话,让他一直既愧疚又感动:“你为国家守岛,做的是大事,你不在妈身边,妈不怨你”。
32年,黄海的波涛一次次击打着开山岛,狂风一次次怒号,王继才如同那黑暗中的灯塔,任凭风吹雨打,始终守护着国家的疆土,也守护着共产党员之魂。我们唯有像王继才学习,做新时代的奋斗者,敢于拼搏、甘于奉献,才能在新时代的征途上书写辉煌的人生华章。
王继才的心得体会篇2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人人都想活的有价值,可是什么样的人生才算是有价值,海防民兵王继才给出了答案:32年,用无悔的坚守与付出,书写了对祖国的爱与奉献。
王继才的一生如此静寂,年仅26岁的他被询问是否愿意上岛驻守时,他只记得参加过解放战争的舅舅的那句话:你们这代人一定要守住领土。如果国防需要你出力,你得上!就是这么句话,他接受了任务,瞒着家人上了岛,不久后他的的妻子也随之入岛,从此夫妻俩就这样开始了孤独、艰苦的守岛生涯,在没水没电,植物都难以存活的孤岛上一守就是32年。
他就这样默默地坚守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可就因为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的坚守才更让人感动,更让人敬佩。没有鲜花和掌声,让他坚持下来的是心中无悔的信念,是对祖国赤诚的爱。
在对王继才同志先进事迹作出学习要求后,我特意去网络上查了一下王继才同志的照片,很平凡的一位老人,穿着民兵迷彩服,脸黑黑的,有着劳动人民特有的沟壑,感觉很像一位朴实的农民工人,可就是这样一位平凡的人却做出那样不平凡的业绩,他说的那就话一直萦绕在耳边:“我要一直守到守不动为止!”
王继才同志用32年的坚守体现了爱国的情怀与岗位责任的担当,展现了无私的爱国之心,诠释了对党的忠诚,而他这种精神是需要我们学习的,特别是奋斗在基层一线的广大青年工作者,要心中有党、肩上有责、脑中有戒,以为民做实事为荣,勇于担当,甘于奉献,争做“王继才式”的英雄——用坚守书写对祖国的爱。
王继才的心得体会篇3
为了坚守32年前的初心。一朝上岛,一生卫国。枯燥、孤独、无助,11680天,王继才用无怨无悔的坚守与付出,在平凡的岗位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华章。
学习了王继才事迹后,突然间就明白了“只有有信仰,灵魂才不会缺钙,灵魂才不会生锈”,只有拥有坚定信仰的人才能在孤岛上走下去。
学习王继才同志的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人生而平凡,唯有坚定信念,淡泊名利,无私奉献,扎实工作,才不至落入平庸而碌碌无为。
学习王继才同志的“舍小家,为大家”。“你不守我不守,谁来守?”最朴素的信念,最真挚的情感,支撑着王继才32年无怨无悔。这32年,王继才夫妇错过了儿子的高考,也错过了女儿的出嫁,但正是这种舍小家、顾大家的牺牲与付出,传递了“守岛就是守家,国安才能家安”的家国精神,不禁让人为之感动。
学习王继才同志的对党忠诚、对国纯粹。“开山岛虽小,但必须每天升国旗。”正是有了对党的无比忠诚,对国家的无比热爱,才会说出“家就是岛,岛就是国,我会一直守到守不动为止。”王继才同志用行动证明了最朴素的语言,用行动诠释了忠诚与奉献。
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王继才,小岛缺电,但不缺爱。我们都坚信,王继才同志走了,但仍有千千万万个“王继才”在奋斗,去传承无悔、爱党、爱国的永恒精神。
王继才的心得体会篇4
“王继才同志守岛卫国32年,用无怨无悔的坚守和付出,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华章。我们要大力倡导这种爱国奉献精神,使之成为新时代奋斗者的价值追求。”作为新时代的公职干部,我们要学习王继才同志身上的珍贵品质,发扬他的奉献精神,使这种精神成为我们前进路上的指示牌,照明灯。
一是学习王继才同志无私奉献的爱国精神。开山岛位于灌河口,地形险要,地理位置对于海防国防十分重要。但是岛上无电无淡水,野草丛生,海风呼啸,人迹罕至,自部队撤编后,民兵都不愿长期值守,就是在这种条件下,王继才同志接到了守岛的任务。面对与父母分别,与喧嚣隔离,与孤独为伴的日子,王继才同志始终牢记使命,用无私的奉献精神默默坚守,与违法犯罪作斗争,坚决捍卫祖国的国土。
二是学习王继才同志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在岛上的32年期间,王继才夫妇每天坚持两个必须:必须保证岛上有人值班,必须完成守岛日记的.记录。虽然无人监督,但是王继才夫妇始终严格要求自己,从上岛之日开始记录,中间从未间断。正是这种对岗位的热爱,对工作的热忱,让王继才夫妇几十年如一日,默默守卫,勤勤恳恳。“我要一直收到守不动为止!”这是王继才同志的人生信条,他也一直信守承诺坚守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三是学习王继才同志以岛为家的开拓精神。在岛上的32年来,王继才夫妇不仅仅把开山岛当作自己的一个工作岗位,更是以岛为家,认真呵护岛上的一房一瓦,修复破损的房屋,建设崭新的码头,开垦荒地,栽种树木,荒芜的小岛绽放出了绿色的生机。“我们来守岛,守的不仅仅是海防安全,还有岛上的一草一木。为了小岛,我们多做点,也是应该的。”王继才夫妇如是说。
现在的开山岛已经不再是当初的那个荒芜飘零的小岛,王继才同志虽然已离我们远去,但是他的精神依然留在开山岛,留在我们的心中。
王继才的心得体会篇5
王继才同志舍小家、顾大家,在江苏省灌云县开山岛民兵哨所所长期间,克服种种困难,守岛卫国32年,王继才很少有机会看望年迈的老父亲,当老父亲病重住院,当大哥突然离世。他把悲痛压在心里,仍然坚守岗位恪尽职守,用“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诠释了爱岗敬业。俗话说“干一行、爱一行”,爱岗敬业是人类社会最为普遍的奉献精神,它看似平凡,实则伟大。就像王继才同志一样,克服各种困难,守岛卫国32年之久就是一种大无畏的爱岗敬业精神。
爱岗敬业也是乐业的动力来源。每个人对自己的职业都有着不同的心理体验,一个工作岗位的存在,往往也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需要。所以,爱岗敬业不仅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需要。如果一个人只是敬畏自己的职业,对自己的职业仅看作“干活挣钱”的行业,而又很害怕失去它,就会缺少激情和创造力。如此便不利于我们以后工作的开展。
古往今来,爱岗敬业的例子有很多。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提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是要教育我们干工作要勤奋、要兢兢业业。任何一份职业,一个工作岗位,都是一个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障。而爱业者能自立自强,对职业感情升华到无怨无悔,不畏困难和复杂的工作,甘于奉献,勇于进取,才能将一个工作做好,作为我们乡镇干部,更要学习王继才同志的这种“舍小家、顾大家”的爱岗敬业精神,在以后的工作中,多为集体考虑,不计较个人得失,在工作中就会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尽职尽责的完成各项工作。
王继才的心得体会篇6
守护孤岛32年的开山岛民兵哨所所长王继才走了,噩耗传来,黄海涛惊千里,党群万人动容。王继才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是在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涌现出来的时代楷模,是新时代基层党员干部的杰出代表。我们当以王继才同志为标杆,学先进、学典型、学经验,争做历史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用奋斗绘就新时代建设新画卷。
要向王继才同志学习,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一名身处国防一线的普通党员,王继才把32年的光阴融入在国防的沃土中,服务国防、建功国防,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兢兢业业为国防事业鞠躬尽瘁,赢得了军地双方的信任和爱戴。王继才是我们身边最生动、最鲜活的教材,各级党组织应通过组织生活会、座谈交流会、专题研讨会和撰写心得体会等多种方式,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对照先进典型,查找问题、查找差距,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提升组织力,突出政治功能,努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要向王继才同志学习,大力弘扬奉献精神。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是王继才一生的坚守。他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坚持以国泰民安为中心的工作思想,始终把奉献举过头顶、把群众装在心中,赢得了党和群众的信任、爱戴。党员干部尤其是农村党员干部,要自觉以王继才同志为榜样,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把弘扬奉献精神作为一种政治自觉,铭刻于心,付诸行动,努力把思想统一到富民兴业我有责、我担当上来,进一步凝聚起干事创业的强大精神力量,不断创造人民幸福美好新生活。
时代需要楷模,本质上是这个时代需要更多的担当,需要更多心中有信仰、肩上有担当的时代楷模。我们要以时代楷模王继才同志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凝心聚力、砥砺奋进,向着新时代、新征程、新目标矢志前行,以实际行动作出更加精彩的新时代回答!
王继才的心得体会篇7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王继才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王继才同志守岛卫国32年,用无怨无悔的坚守和付出,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华章。组工干部应有这种爱国奉献精神,使之成为新时代奋斗者的价值追求。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话中谈及中国知识分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情怀。家、国、天下层层递进,简单的四个字将个人抱负、民族理想、人民利益概括而出;简单的四个字便阐释了一个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简单的四个字也道尽了千钧重担系一身的责任和担当。家国天下里,既有英雄人物的壮志豪情,也有“市井小民”的砥砺奋斗。王继才就是这样一个有着“家国天下”情怀的人,值得所有的党员干部学习。
家——“小家”也有“大爱”。“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中国人从来都说“家和万事兴”,家是人存在于社会的最小单元,好的家风能让一家人和睦,也能促进整个社会和谐稳定、欣欣向荣。小岛虽小,却是国土,32年来,王继才和妻子一起与违法犯罪斗争,他们是违法犯罪分子心中最惧怕的人,但在渔民眼里,他俩又是“海上守护神”“孤岛活雷锋”,渔民晚上出海时他俩会亮起航标灯;大雾大雪天他俩就在岛上敲响盘子提醒渔船绕道航行……正是这样的彼此理解和信任,他们的“小家”才在小岛上闪烁着“大爱”。
国——把爱国融入血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自古以来,华夏儿女身体就流淌着“爱国”的血脉。王继才的一生,是充盈爱国情怀的一生,他的身体里流淌着保家卫国的血脉。开山岛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在面对家与国、个人与集体、私利与公义的取舍时,他坚定地选择了后者,选择为国家和人民的事业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家就是岛,岛就是国,我会一直守到守不动为止。”王继才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承诺,把一生奉献给了祖国的海防事业。
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32年,一万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在艰苦的条件之中,王继才以海岛为家,与孤独相伴,在没水没电、植物都难以存活的孤岛上,他坚守了下来,因为他知道,自己所坚守的地方就是国土,自己身后的大地上,有十几亿的人民支持着他。保家卫国,最终还是体现在守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上。
王继才的心得体会7篇相关文章:
★ 蜗牛心得体会7篇
★ 担当心得体会7篇
★ 指南心得体会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