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观后感6篇

时间:
couple
分享
下载本文

影片中的情感表达让我感动不已,让大家对生活有了新的体验,一定要通过写观后感来记录,观后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电影的寓意和象征,以下是28好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真实观后感6篇,供大家参考。

真实观后感6篇

真实观后感篇1

绵绵的细雨从白茫茫的天空中飘落下来,不时吹来阵阵寒风。今天,我们六年级的同学们,在淅淅沥沥的小雨中,撑着伞,结伴来到了新校区观看了一部电影——《风雨哈佛路》,这部影片给了我极大的震撼,也使我在无比震惊中悟出了生命的意义。

这部影片讲述了主人公利兹在艰辛、困苦的人生道路中遇到了无数艰难险阻,却又一一克服的事。在她十五岁,她的母亲就因为吸毒、酗酒患上了艾滋病,并再也没有睁开眼睛。但利兹在妈妈死后,想到的仅仅是妈妈在没染上毒瘾时快乐的日子。她很快走出了死亡的阴影,并悟出了一个道理:只有不懈地努力、付出,才有可能摆脱困苦、摆脱贫穷。从此,她就不断地努力读书,将以前荒废的学业全都补了回来,并用了两年,学完了四年的课程。在一个奖学金高达一万多美元的征稿活动中,她讲述了自己的经历,感动了在场的评委,赢得了奖学金,并成功考取了哈佛大学。于是,新的生活就开始了。

这部影片中主人公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她懂得不向命运低头,能够付出人们无法想象的心血和汗水。在一所新办的学校里学习时,她总是第一个到达学校,最后一个离开学校。晚上,因为没有住处,她就直接睡在地铁里面,地铁来回地乘了四趟,她醒来后,就回到学校继续学习。主人公的出身比我们要平凡很多,父母很早就去世了,我们的生活质量比她高了不知多少,但还是有同学不珍惜,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生活,不辜负父母和老师的期望。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有付出和努力了,才会离成功再近一步,即使没有成功,也不会留下遗憾。

真实观后感篇2

她生活在一个非常不幸的家庭,父母酗酒,经常争吵,后来母亲又染上了毒瘾,生活几经崩溃。一次她和她母亲一起去餐馆,那种久违了的感觉,曾经的温馨仿佛又围绕在她身边,“这一刻,我感觉母亲又回到了身边”是对她当时心里感受的最好描述,可见她内心对父母之爱的渴望。她只是个孩子,可是为什么要让她承受那么多?然而时间总是过得很快不一会儿她母亲毒瘾又发,跑去酒吧喝酒抽烟,这一切她都看在眼里,她在呐喊,在深深的呼唤,可,一切都是徒劳。

“我相信我会成功,我仅仅只需要一个机会”,这可以看出她的决心和意志。一个柔弱之躯,却用努力争取了机会,用行动诠释了自己,她的付出超出我们所能想象的程度。“我爱我的妈妈,不管她是个什么样的人”,感动了所有人,父母之爱比山高比海深,无论他们怎么样,我们依然要爱他们,他们一样爱着我们。最后当她站在哈弗大学的演讲台时,我们更多的是敬佩和感动,她的成功让所有人为之动容。

人的命运是可以改变的,只要我们有梦,有行动,乐观的面对现实,最终我们一定可以实现梦想。有志者事竟成,三千越甲可吞吴。自强爱人,方可被人所爱所尊重,不要抱怨现在的不幸,要勇于面对,要勇于去改变,不经历风雨怎见彩虹,未流过血的手指怎能弹出世间之绝唱。我们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现在的不幸将是对我们最大的历练,相信自己,相信明天会更好。

风雨哈佛梦,坎坷人生路,用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和顽强不懈的意志诠释生命,绝不放弃,我们的梦就在前方,美好的明天等着我们去创造。无论现在怎样,请一定要相信通过努力,明天定会很好。

真实观后感篇3

寒假里,我看了一部很感人的美国电影《风雨哈佛路》。

这部电影的主人公叫丽丝。他妈妈得了精神分裂症,她爸爸也比她妈妈好不了多少,为了照顾爸爸妈妈,丽丝只能每个学期的最后一周去学校复习和考试。更糟糕的是,爸爸因为管不好丽丝住进了收容所,妈妈又得了艾滋病,妈妈和丽丝只能寄住在一个老爷爷家里,那个老爷爷因为不喜欢丽丝,把丽丝赶了出去,丽丝只好去流浪,流浪中她遇到了他最好的朋友克里斯,她们在街边乞讨、睡地铁、捡吃的-----在流浪的过程中,她妈妈去世了,丽丝唯一能做的只有上学,来到波士顿后,丽丝对哈佛大学有了渴望,于是她更加努力地学习,作中考上了哈佛大学。

丽丝,一个坚强的女孩子,当她免费进入哈佛大学的时候,当记者问他怎么做到的时候,丽丝说了一句,“我怎么做不到呢?父母教会了我可能。”记者还问,“在地铁里睡觉,吃被丢弃的食物,你怎么看待?”丽丝却说:“那总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我觉着我被迫向前,必须要向前,没有能后退的路。”

看着这部感人的电影,我仿佛一置身其中,有时还不禁潸然泪下。看完这部电影,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管你所处的环境多么恶劣,只要你有改变的决心和欲望,当决心和欲望变得异常坚定时,不管有多少风雨,都不能放弃,就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你成功的步伐。

的百科全书,没地方睡,就睡在地铁站,没东西吃,就吃别人丢下的东西,再看看我们,有美好的生活,还不好好学习,我们真应该向丽斯学习,所以大家一起加油吧!

真实观后感篇4

有人这样描述成功之路:“成功之路就像心电图一般,如果没有波折那就代表你自己已经放弃了自己”。也有人这样形容成功之路:“成功之路就像一艘航船在风云莫测的大海上前行,不经历风雨,怎能到达成功的彼岸”。但无论什么样的描述,归根结底都是要我们坚持不懈,克服一切困难才能成功。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风雨哈佛路》这部电影便很好的诠释了这个道理。这部电影的前半部分主要讲述了主人公丽丝家庭的不幸:丽丝的父母都会吸毒,因此原本幸福的家庭便开始变得支离破碎,父母什么都不管,于是她与姐姐便只能捡别人吃剩的东西吃,丽丝也很少去上学。直到有一天,她的母亲被带走戒毒去了,而她也因不上学以及父亲不管她而被带去孤儿所了。经过了一段时间后,她发现自己无法忍受孤儿院的生活,便开始与朋友到处流浪,与此同时她发现自己还是无法离开母亲,便又回到了早已从医院戒毒回来的母亲身边,但母亲因患艾滋病不久便死去了。

后半段则讲述了丽丝不甘沉沦,想要得到更好的教育,更好的生活:丽丝在母亲死后,与朋友分别,去到了一家公办学校,想继续上学,最终她凭借自己优异的成绩以及聪明的头脑被录取了。在一次机缘下,她去到了哈佛大学,从此她便渴望去到哈佛大学并为此努力,甚至只用了2年的时间便完成了4年的高中,最终在纽约时报的帮助下她进入了哈佛大学,得到了她想要的生活。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在看过《风雨哈佛路》这部电影后,我终于彻底明悟了这句话的意义,要想成功,必须坚定信念,不畏一切困难。雏鹰不经历磨难,怎能翱翔天空?铁石不经历敲打,怎能成为良器?所以,让我们不畏困难,勇敢地冲向成功吧!

真实观后感篇5

人生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它需要我们负重前行,永不逃避。在观看了影片《风雨哈佛路》后,我感触最深的地方便是丽兹的信念与决心。

在她的妈妈死后,她没有钱,也没有地方可住,但她没有选择堕落与放弃,而是选择了再次读书。当有人跟她说:“10门课,用2年读完,这不太可能,你会把自己累死的!”时,我分明看到了她那炯炯有神的目光,听到了她那坚定不移的声音:“不,这才是活着。”她说:“我没有退路,我只能不停地努力向前走,我为什么不能做到?为什么呢?有什么理由来逃避呢?我们没有理由逃避。”看看当下的我们,我们在家安逸地上网课。但疫情当前,那些一线的医护人员没有逃避,充满伤痕的脸和手没有逃避。

他们都不容易,失去母亲的丽兹也不容易,我们也不容易。我们都没有理由逃避!医护人员要救人,丽兹要为自己的未来想法子。而我们,温室里的花朵一般,在家里舒适地上课。就这样,还是不满足,吃喝玩乐,种种诱惑,随时都会夺去我们的心神。如果做了它们的俘虏,那就是在逃避学习!我们不能逃避。上网课固然难敌诱惑,但是像残疾的保尔,“我为什么要觉得可怜,这就是我的生活。

我甚至要感激它,它让我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往前走。”他没有逃避。逃避只能解决当下,却不能解决未来!

真实观后感篇6

谷子起源于中国,有8700多年的种植历史,是我国北方地区广泛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赵治海投身谷子育种事业三十七年,首次选育成功谷子杂交种,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被誉为“杂交谷子之父”,媒体称“南有袁隆平,北有赵治海”。

谷子杂交种选育是一项世界性难题。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我国就组成了有20多个省市、30多个单位参加研究的攻关组,当时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套用水稻的“三系法”,都以失败告终。赵治海发起了向世界性难题的挑战。经历了无数次失败后,赵治海果断创新研究方法,独辟蹊径,提出并应用光(温)敏两系法,由此攻克了谷子杂优利用的一系列技术难题,为谷子杂种优势利用开辟了新道路,填补了世界空白,实现了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的重大突破。

1994年,谷子光(温)敏型雄性不育系“821”终于选育研制成功。这一成果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并为选育光(温)敏两系谷子杂交种奠定了基础。1998年,又完成了谷子光敏核不育育性转换机理研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从理论上破译出谷子光(温)敏核不育的育性遗传机制、育性变化与光周期温度的关系。

2000年,世界上第一个谷子光(温)敏两系杂交种“张杂谷1号”诞生了!“张杂谷1号” 比常规谷种增产30%以上,在成果鉴定会上,农业部的专家评价为“谷子杂种优势利用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创造了谷子杂交种研究史上的奇迹。标志着谷子杂交种真正走向生产实际,谷子生产领域从此进入种子杂交化时代。

目前已有21个张杂谷系列品种通过国家或省市鉴定,逐步形成了不同适播区(春、夏播)、不同适播类型(水、旱地)的品种配套格局,建立了张杂谷系列标准化技术体系。为了加快张杂谷推广进程,赵治海多方奔走,探索张杂谷产业化发展模式。在他的积极推动下,建立了以科研为基础,以农业部育繁推一体化企业河北巡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主,与全国各地200多家代理商组成了张杂谷示范推广服务体系,通过“科研+企业+农户”的方式,统一制种,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统一技术服务。

张杂谷已覆盖了我国北方十一个省市,累计种植2000多万亩,增产粮食20多亿斤,增加饲草200多万吨,节水20多亿方,农民实现增收40多亿元。2011年“张杂谷”列入河北省“十一五”十大科技成就之一。2016年科技部将“张杂谷”列入“十二五”六大农业科技成就。

近年来,以基因组测序为基础的分子育种技术飞速发展,为弥补杂交谷子基础研究的薄弱环节,赵治海以选育亩产1000公斤超级杂交谷子为目标,开展了张杂谷3号重组自交系,开展了张杂谷3号重组自交系代谢组检测与分析、相关基因定位与关联分析等多项谷子杂种优势分子生物学研究,把杂交谷子从常规选育提升到分子辅助育种。开展远缘杂种优势利用、杂种优势机理研究,继续保持了我国杂交谷子研发在国际上的领先地位。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为了让干旱地区、贫困山区的农民都能通过种植“张杂谷”实现脱贫致富,把“张杂谷”做成实实在在的脱贫产业,赵治海团队带领农民组建合作社,一步步发展种植、养殖、农机、加工、储运、保险一体化的“张杂谷”特色产业。越来越多的农民通过种植“张杂谷”得到了真实惠,越来越多的“张杂谷”专业合作社把小谷子做成了大产业。

“张杂谷”改变了无数农民的生活。贫困山区的农民人均种5亩“张杂谷”,纯收入可达3000元,就可以达到国家脱贫指标。“张杂谷”让干旱地区的谷子单产翻了一番,摘掉了一个个山村贫穷落后的帽子,帮助数百万贫困山区的农民实现了脱贫致富。“张杂谷”作为科技扶贫、产业扶贫的新尝试,为我国华北、西北、东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贫困农民带来了福音。“张杂谷”一颗颗的小谷粒,成为了农民脱贫致富的“金疙瘩”。2017年,科技部将“张杂谷”列入全国科技扶贫先进典型之首,赵治海应邀在全国扶贫大会做了典型发言。

在国家和河北省政府积极推动下,杂交谷子在非洲埃塞俄比亚、乌干达等国家种植成功,平均亩产300公斤左右,比当地主栽作物增产1-2倍。2009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决定将杂交谷子作为南南合作核心项目向全球推广。2010年,在墨西哥举办的世界饲料与食品安全大会上,赵治海作为唯一一个发言的中国代表,作了题为《走向世界的杂交谷子》的报告。2011年品种e7和e10通过埃塞国家品种委员会的注册,2015年分别在埃塞俄比亚和尼日利亚建立中非杂交谷子研究中心,在纳米比亚大学、尼日利亚苏克托大学、埃塞俄比亚农科院、乌干达农科院及苏丹农业技术研究院等多家大学和科研单位进行了学术交流。目前杂交谷子已经在非洲9个国家试验示范成功,成为我国农业“走出去”的新亮点。

张杂谷研究成功和生产实践证明,杂交谷子是继杂交水稻之后,我国又一项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的农业科技成果。

真实观后感6篇相关文章:

胜利观后感优秀6篇

中学观后感最新6篇

观看警示观后感6篇

江湖的观后感6篇

《大国的崛起》观后感6篇

心向党观后感6篇

云展览观后感6篇

六年级防溺水观后感6篇

大国工匠进校园观后感6篇

生命电影的观后感6篇

真实观后感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00329